9月12日,郑州举行了一场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因拍卖方此前称有两件稀世珍宝宋汝官窑,并且是在国内第一次拍卖(本报此前曾做连续报道),故此次拍卖会引起广泛关注。 一件标注为“宋汝官鸳鸯水滴”的瓷器拍出1050万元的高价,而另一件标注为“北宋汝官窑粉青釉荷叶带把杯”的瓷器“流拍”。 拍卖会从昨日上午9时30分开始,首先进行的是字画拍卖,其间没引起与会人士的太大反响。直到下午3时50分,当拍卖师李柏君宣布第242号拍品“宋汝官鸳鸯水滴”时,拍卖会才达到高潮。 拍卖师“起拍价为750万元”的话音未落,坐在前排靠左来自香港的韩女士首先举起2号牌,而坐在中间靠后一戴墨镜中年男子则立马举起188号牌,价格也涨到760万元。 之后,拍卖场成了两个人之间的竞争——香港的韩女士和戴墨镜的中年男子互相举牌,而拍卖价格也一路变为780万元、800万元、820万元、850万元、900万元、950万元、1000万元。 当戴墨镜的中年男子把价格出到1050万元时,拍卖师喊道:“1050万元一次,1050万元两次。”看到香港的韩女士没再举牌,“成交!”拍卖师大声宣布。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从“起拍价为750万元”到宣布“成交”,整个过程仅仅持续3分钟。 据河南省日信拍卖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1050万元只是“落槌价”,而“买家”要想拿走,还得交给拍卖公司10%的佣金,所以其最终成交价格为1155万元。 当拍卖师宣布拍卖下一件瓷器时,全场与会人士议论纷纷,并扭头观看刚才竞拍的两个人,可惜,接下来10件瓷器都“流拍”了。 不过,当轮到另一件标注为“北宋汝官窑粉青釉荷叶带把杯”的瓷器时,全场又静下来了。 该件瓷器起拍价为260万元,竞拍也是在两个人之间展开——166号和158号。当166号出到450万元时,158号没有“应战”。在此情况下,拍卖师称该件汝瓷的底价为600万元,只有达到这个价才成交。当拍卖师问了几遍有没有人愿意出这个价格时,由于现场没人响应,该件瓷器“流拍”。 “落槌价”达1050万元的“鸳鸯水滴”,体宽4.2厘米、身高6.2厘米,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河南古陶瓷研究会会长赵青云称其“具有典型的北宋宝丰清凉寺汝官窑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另一件“流拍”的“荷叶带把杯”,赵青云称其“为传世珍品,乃清凉寺汝窑成功之作”。 据有关人士说,这是“汝官窑”在国内第一次登上拍卖场。 此前记者从互联网上搜索到的资料显示:1992年,苏富比拍卖行在纽约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一件直径仅8厘米的汝窑小盘成为众多收藏家注目的焦点,最后以154万美元成交。 另一记载有汝官窑拍卖的是1992年的台湾《中时晚报》,“汝窑三牺尊”以5000万港币割爱成交。 据赵青云说,所谓“汝官窑”,也即“汝窑”,是指北宋时期为宫廷烧制御用品20年的时间内所烧制的成品。它与官窑、钧窑、哥窑、定窑一起,合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由于当时北宋将汝窑垄断为官窑,专门为皇宫烧制御用品的时间很短,烧制要求很高,产量有限,流传甚少。 据不完全统计,从北宋至今传世下来的汝官窑御用品总数不足百件,且分别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天津艺术博物馆以及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大型博物馆及香港私人收藏家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