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五大名窑荟萃台北故宫

[日期:2009-03-06] 来源:新京报  作者:李健亚 [字体: ]

  “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此天造之物说的是被后人尊为“五窑之魁”的“汝瓷”(汝窑瓷器)。

 

  台北故宫,因其藏有21件汝瓷而成为全世界博物馆汝瓷领域的领头羊。之中,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以下简称无纹水仙盆)更因其通体无纹,犹如青玉般温润的质感而备受关注。在其幻化了千年的天青釉色中,人们触摸到了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中的精气魂。

 

  ■ 国宝档案

 

  汝窑珍宝被乾隆称为“猫食盆”

 

  汝窑属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以“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以下简称无纹水仙盆)为首的汝瓷,一直有着美好的传说。事实上,自宋初以来便有了汝瓷的烧制,北宋晚期更是其鼎盛时期。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陶瓷专家吕成龙指出,在宋朝,汝瓷的烧造对釉料的配方和火候的掌握都有着极严格的要求,汝窑产品质地细腻,工艺精致,无纹水仙盆即被宋宫廷所藏,直至清代,成为故宫珍宝之一。

 

  汝瓷的一大特色是“窑变”带给瓷器异常之美。由于每件瓷坯在窑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受热程度各异,产生的“窑变”效果就不一样。在烧造成功的汝瓷釉面上往往开有细碎繁密的纹片,宛如鱼鳞或冰裂状,学界称其为“开片”。然而,无纹水仙盆却罕见的没有“开片”,被台湾文物专家评为台北故宫十大镇馆之宝之一,也是惟一一件入选的瓷器。没有开片,无纹水仙盆釉色匀润,通体无纹,显得素雅端庄。它如青玉般温润的质感,满足了中国人对美玉的崇尚。

 

  不过,荣列台北故宫十大国宝之一的无纹水仙盆在乾隆年间却被视为“猫食盆”。

 

  那时,乾隆将宫廷所藏的汝窑水仙盆,统统称为猫食盆,并为此专门写过御题诗:官窑莫辨宋还唐,火气都无有葆光,便是讹传猧食器,蹴秤却识豢恩偿。

 

  现藏台北故宫的21件汝瓷中,就有13件题刻了乾隆的诗词。吕成龙指出,从御题诗中可以看出,乾隆把一些器物的名称也定错了。乾隆所指的食器就是小猫的饭盆,事实上,乾隆把小型观赏犬当作是猫了。

 

  如今,尽管世界上的博物院数以千计,但能藏有宋汝瓷者不足10家,而这几家的馆藏传世汝窑总计也不足70件。早在明清时期,民间即有“纵有家财万贯,不抵汝瓷一件”的说法。时至今日,汝窑瓷器价格更是扶摇直上。

 

  ■ 国宝故事

 

  无纹水仙盆是必选宝物

 

  19476月,汝瓷与其他南迁的故宫古物一道,陆续运到南京。194811月,国共徐蚌会战打响,南京动荡不安,国民党政府预备从东海岸撤退至台湾,国民政府“行政院”向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下达紧急命令,要求其为北平故宫博物院精品文物编制一份名录,安排飞机分批运往南京。1110日,故宫博物院理事长翁文灏邀集朱家骅、王世杰、傅斯年等常务理事在其家中召开紧急会议,大家一致赞同迁运。

 

  运送工作由理事会秘书杭立武负责。除却理事级别的高官,负责挑选这批运台文物的还有号称“故宫四大金刚”的专家:书法专家庄尚严、瓷器专家吴玉璋、图书专家梁廷玮以及玉器专家那志良。

 

  在南迁文物中,瓷器是数量最多的一类,总计27870件。这里面有宋代以来的名窑作品,也有宫中使用的瓷器。原台北故宫博物院瓷器专家蔡和璧指出,吴玉璋挑选这些南迁瓷器到台湾时,有一个标准,就是围绕五大名窑和清代的珐琅彩瓷(俗称古月轩),自然五大名窑中的汝窑瓷器也成了吴玉璋必不可少的选择,为此,吴玉璋专门挑选了无纹水仙盆等21件汝瓷。此外,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其他四大名窑瓷器中,也多有精品被吴玉璋选中。

 

  “吴玉璋也看账册,哪一个宫殿,或者是哪个箱子里东西比较多,他就把这一箱东西带过来,“蔡和璧指出,吴玉璋在整理的时候,是一个宫殿一个宫殿地选。由于每个宫殿都有摆饰品、日用品,包括痰盂、花盆等,这些不怎么好看的瓷器不免被选了进来。此外,考虑到此次迁台路途遥远,吴玉璋只有割舍了那些太重的瓷器。在吴玉璋的掌眼下,无纹水仙盆等汝瓷和宋代名窑瓷器等总计17943件瓷器被运走。

 

  “当年那些懂行的专家挑的都是精品,但并没有带走所有的好东西。拿汝窑瓷器为例,水仙盆三件都挑走,汝窑瓶子也一件没剩下。但是北京故宫也留下了汝窑樽等独一无二的汝瓷,形成在汝窑瓷器收藏上,两个故宫各有优势的局势,”瓷器专家吕成龙指出。

 

  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

 

  北宋宫廷御用瓷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高6.9cm,横23cm,纵16.4cm,口径23cm,足径19.3×12.9cm,重670g,椭圆形盆,侈口,四云头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通体满布天青釉,极匀润;底边釉积处略含淡碧色;口缘与棱角釉薄处呈浅粉色。裹足支烧,底部有六个细支钉痕,略见米黄胎色。全器釉面宁静开朗,纯洁无纹片,据考证为传世仅存的一件。

 

  国民党家眷为文物让路

 

  运送文物到台湾的“中鼎号”载走了故宫博物院320箱文物,包括此前存放在安顺办事处的八十箱,也就是1935年运往伦敦展览的文物,这是故宫文物的精华。

 

  正当中鼎号驶往台湾时,南京这边的故宫人也开始筹备接着再运第二批。那志良在回忆中指出,第二批运走的是宋元瓷品、全部铜品,“第二批中那志良提到的宋元瓷品中可能就有无纹水仙盆,”冯小琦说。

 

  与无纹水仙盆同行的还有宋高宗最珍爱的汝瓷之一奉华纸槌和宋代五大名窑的珍品定窑婴儿枕。

 

  由于海军方面派船无期,故宫博物院等机构决定改雇商轮。招商局答应给予协助,派一货轮代为装运。19491月初,故宫博物院等得到招商局的消息,决定派“海沪号”担负运送任务。

 

  13日,海沪号静候南京下关码头,运出的文物共有3502箱,是迁台文物中最多的一批。吴玉璋、梁廷玮、那志良等作为押运人员也随文物迁台。

 

  杭立武的儿子杭纪东回忆,第一次迁台文物在南京下关码头即将启航时,海军的眷属也纷纷跑上船去。

 

  杭立武一看:糟糕,人都站着,文物怎么继续送上来?“我父亲就赶快找到海军总司令桂永卿,请桂总司令一起上船来给大家讲讲,拜托这些眷属能下船,否则文物就运不走了。”

 

  没想到大家一听文物运不走了,居然能够答应让路,那些眷属大都下船而去。不过,无纹水仙盆等文物迁台时,局势更为紧张,眷属冲上军舰,比第一次人更多。桂永卿等上船来劝说,也无济于事,最终原本想运走2000箱的,只运走了1648箱。

 

  进而,从扬围,到台中糖厂,迁徙到台北,无纹水仙盆等23件汝窑瓷器最终在台北外双溪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安家。

 

  温碗争锋水仙盆

 

  20061225日,在台湾岛上,通往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道路陡然变得拥挤起来。此刻,吕成龙也正在台北故宫做学术交流,由此赶上了一个百年难得一见的盛大展览———北宋大观展。

 

  这是故宫建院八十年来首次完整呈现北宋的稀世珍宝,台北故宫特别将院内所藏21件汝瓷全部展出。许多日本学者和欧美游客,也都不约而至。因为他们知道,与台北故宫21件汝窑瓷器的这次聚会,或许这辈子只有一次。

 

  汝瓷在全世界都受到推崇,吕成龙指出这不仅与其数量稀少有关,更重要在于其质量,“汝瓷代表了宋人的审美,与唐代完全不一样。”

 

  唐代社会蒸蒸日上,拥有大气磅礴的气势,为此,在陶瓷上也喜欢雍容大度,类似唐三彩,能体现唐人的审美。到了宋代则推崇理性的美,特别是宋徽宗,汝窑与其有着密切关系。

 

  宋徽宗对道教有一种痴迷。道家讲究朴素,不讲究花里胡哨的东西。由此,在用瓷上,宋徽宗钦定了汝瓷。北宋最初宫廷用瓷是青窑白瓷。但到了宋徽宗,就选定了汝瓷,“汝瓷不张扬。它那淡淡的天青色,是一种清淡含蓄,最适合道家人的审美。最后宋徽宗弃定窑,用汝窑。”

 

  21件汝窑瓷器中,水仙盆由于无纹而成为台北故宫汝窑此次的代言人。然而,也有文物专家为莲粉青瓷花式温碗打抱不平。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的吕成龙就是其中一位。

 

  吕成龙指出,汝窑瓷器的代表,如果选一件,北京故宫肯定是汝窑樽,然而对于台北故宫,尽管台湾学者一直推崇无纹水仙盆,但其实莲花式温碗也能算是头号种子。

 

  “汝窑瓷器最具代表性的是带开片的,无纹并不是最好的,水仙盆并不是汝窑瓷器中最好的釉色,”吕成龙指出,台湾学者可能是因为在汝窑瓷器中,仅有这一件为无纹,所以物以稀为贵,尊无纹水仙盆为第一。

 

  事实上,开片本来是瓷器中的缺陷,吕成龙解释这是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造成。按理,古代瓷器多少都有开片。这种开片到了宋人那里,反而带来了一种变化,一种韵律之美。宋人审美以清淡含蓄,不张扬为主。汝窑、官窑、哥窑都是以釉质取胜,不讲究刻花,类似官窑就刻意追求玉质感。

 

  在这种审美情绪下,人们就追求汝窑中的开片,“大家觉得开片是一种装饰,比单一不开片要好看多了,”吕成龙指出,事实上,开片的温碗才是台北故宫的汝窑瓷器之尊,全世界仅为一件。

 

  在蔡和璧眼里,莲花式温碗和无纹水仙盆是不相上下的。也许正是这种不相上下的文物价值,成就了台北故宫博物院汝瓷之尊的地位。

 

  本文感谢以下受访者:吕成龙(故宫博物院陶瓷研究专家)、冯小琦(故宫博物院陶瓷研究专家)、李光谟(中国人民大学离休教师,考古学家李济之子)、赵青云(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汝瓷鉴定家)。

 

  本文图片及蔡和璧、杭纪东访谈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九州文化传播中心、良友(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良友纪录片网提供。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微信扫码

咨询电话

0375-697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