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周时就拥有“原始青瓷”的中原大地,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尤其盛产瓷土的太行、伏牛一带,窑址密布,成为唐宋至金元的制瓷中心,五大名瓷中的汝、钧、官均在这里。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之日起,就将寻觅汝瓷官窑当做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文物考古队对全省300多处古窑址展开调查,终因把重点局限于古汝州州治所在地(今汝州市),导致寻找汝官窑窑址工作一直未有结果。与此同时,当地的一些酷爱汝瓷的民间人士也以自己的方式众里寻他千百度。
2000年6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过对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的发掘,发现了汝官窑遗址,清凉寺被国家确定为汝官窑遗址。
向来以汝瓷的故乡为骄傲的汝州人因此感到十分失落和难过,这意味着汝州继失去汝州三宝之一的汝石(定在汝阳)之后,将再次失去三宝之首的汝瓷。
对清凉寺官窑遗址的疑问
许多汝州人对于清凉寺官窑遗址心存困惑,如果说这只是从感情上的话,那么国内的一些文物专家同样也心存疑问。
在清凉寺遗址出土的上百件汝瓷瓷片中,既有宫廷用的天青色瓷片,也有大量的临汝瓷(民窑瓷器)。宋人叶置的《坦斋笔衡》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说明当时汝州境内可能有宫廷建造的汝瓷官窑。
而清凉寺地处丘陵地带,远离汝州州府,宫廷会在清凉寺建御窑吗?便于管理吗?朝廷会不会是看到清凉寺天青色瓷好,才命建汝官窑的?否则,为何不命耀州窑造青窑器?那么,是否可能有第二处汝官窑?汝州文物部门认为,汝官窑不可能在乡间,若有只能在汝州城内。而张公巷成为汝州人夺回“三宝”之首的最后一个突破口。
2001年2月10日,在北京,汝州市政府邀请了当时的中国古陶瓷学会代会长王莉英,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知宴,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中国古陶瓷学会秘书长吕成龙,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冯小琦5位专家举行了一个座谈会。专家们经过认真分析研究,一致认为: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于1999年和2000年两次在汝州城区抢救性发掘出来的瓷片和宝丰清凉寺所发掘出来的瓷片均为汝窑瓷片,即官窑瓷片。
但仅靠瓷片是不够的,还需要历史依据和科学论证。
张公巷与清凉寺汝瓷的差异
王一沙、胡忠成、王振峰等专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张公巷与清凉寺两处遗址出土的泥料及残器,从而让我们对两处产品的异同从根本上有了分辨和认识。
一、通过两大汝窑遗址出土的原料、残器、窑具、成型模具的收集比较,传世品中的盘、洗、缸、奁、碗、瓶之类两处都有。清凉寺发掘出比较突出的造型“莲花香熏”“卷草熏炉镂空盖”,以及仿青铜器图案的尊两处都有。其做工精细,刀法流畅,但清凉寺的是天青和翠绿,张公巷则是青绿釉,这几种釉属半乳浊状半透明的结晶釉。
二、两处同时存在手拉坯托片、贴花、模印的成型工艺。清凉寺的洗、盘、碗大部分外撇足支烧,而张公巷直足支烧;前者支钉白色呈扁形,后者白色呈圆形,两处都是轻微垂釉。
三、清凉寺泥料用料是当地的一种含铁较高的灰白坩土,还原烧成时呈香灰色,而张公巷用一种含铁较低的黑坩土还原烧成后呈灰白色。两处的胎釉接合处(中间层)不太明显,断茬处直纹,无犬齿状。经试烧,张公巷汝窑产品烧成温度比清凉寺高,而胎体致密度比清凉寺大,所以,其残器叩之比清凉寺声稍长。
四、天青、粉青、翠绿、蛋壳青、月白等釉色两处都存在,但张公巷出现的豌豆绿,纹片极少,甚至无纹片,细小白色支钉痕;清凉寺釉色基本上是一种酥油光泽,虽有光而不刺目,开细碎冰裂纹片,质感滋润、柔和;而张公巷天青釉细碎冰片,青绿釉有一部分开大冰片,多角形,像云母冰块,裂痕层叠层,层层而下,釉面质感如玉,用手抚之如绢,但光泽比清凉寺稍亮一点。
清凉寺釉料烧成温度最低,是在坯体没烧结时釉已熔化,所以,坯体气空率高,把一部分釉料吸收到坯体内,这样使釉子流动性极小;而张公巷釉子温度高,体致密,釉流动比前者稍大,在40倍光学放大镜下观察,两处釉同属结晶釉,但温度高,晶体随温度逐渐升高而遭破坏,而釉也逐渐由半乳浊釉变为透明釉,气泡稀疏而变大,釉色由天青变为青绿色。
五、在发掘中,两处同时出土一种釉用原料,通过化学分析得知是一种含钾、钠偏高的灰青色半石质性的长石矿。要想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张公巷的匣钵做得比较讲究,比如说收藏的残钵,一种是里上釉外不上釉,一种是外上釉里不上釉,两种之一必是钵盖,这样做是为了使匣钵不粘上灰渣,以提高成品率。由此可以看出古人为提高产品质量所表现出的高明。
清凉寺张公巷,就是汝窑与官窑?
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汪庆正说,张公巷才是他寻找了几十年的北宋官窑。
20世纪50年代,上海博物馆在开封市场购买到4片青瓷盘的残片,虽然不知道它的原产地,但因其非常有皇家气派,又来自开封(北宋时京城),有人认为它就是宋代官窑的产品,找到了它的产地就找到了北宋官窑。
汪庆正说,张公巷出土的瓷器显然是皇宫里用的,它继承了宝丰清凉寺汝窑的制作工艺,但在胎、釉上又不同于前者,它的胎料成分含铁更多,釉厚,乳浊状多一些。更为重要的是,张公巷瓷器出现了圆形支钉纹和鱼鳞状开片,和南宋早期官窑杭州老虎洞修内司窑制作的瓷器相类似,这说明张公巷窑是南宋官窑的源头。由此可以确定这样一个宋代青瓷发展序列:汝窑——张公巷窑——修内司窑。张公巷承上启下,年代应属于北宋宋徽宗后期。
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莉英说,文献记载“官窑,色好者与汝窑相类”,张公巷青釉瓷本身的造型、釉色、烧造工艺等,显然继承了汝窑风格,从中获得的大量瓷器标本,的确有色好者与汝窑接近的情况,但因为窑炉没有发现,现在说它就是北宋官窑还为时过早。
事实上,张公巷发现的全新宋元瓷器和窑址,在丰富了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同时,也将一桩悬案摆在专家面前:张公巷窑是不是文献中所记载的宋代五大名窑“汝、钧、官、哥、定”中的官窑?它的年代、性质以及与传世汝窑的关系怎样?
个别专家对张公巷是北宋官窑的说法提出疑问:文献上记载宣正间京师自置烧造,名曰官窑,而张公巷距当时的京城开封约200公里之遥。另外,出土器物目前又没有和北京故宫、台北故宫里收藏的传世北宋官窑瓷器对上号,所以,张公巷窑有可能是金代或元代官窑。
与大家看法不同,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李辉柄认为,北宋官窑并不存在。官窑就是汝窑,因为汝窑的年代也在北宋晚期,皇家没有必要设两个窑址,再说开封没有瓷土和釉料,不具备烧造瓷器的基本条件,河南的窑址都分布在京广线以西有煤、有水、有釉料的浅山区。
还有一些专家认为应尊重文献记载,北宋官窑应该在开封,只是因为北宋开封已被泥沙淤积,当时的地面在如今地表7米以下,发现线索实在太难了。
2006年1月,张公巷也被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9月1日,张公巷开始民居拆迁工作,而这之后的大规模现场发掘,将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是否有窑炉出现,已成为能否改写目前说法的关键,我们只能等待着以科学的探索发现和论证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