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千年的瓷都德化,来到了一个生死路口———是重复“量大价贱”、消耗资源、贴牌生产的模式,还是在文化内涵和科技创新上下工夫,培育核心竞争力,塑造品牌?机遇是稍纵即逝的,不容许任何迟疑和徘徊
德化陶瓷走遍世界
福建省德化县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就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三大古瓷都。
2003年德化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瓷都”称号。
2006年“德化陶瓷”成功申报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德化县的陶瓷产值达到50个亿,全县税收收入的70%来自陶瓷和相关产业,而陶瓷产值中的80%以上为外销工艺品。德化县领导指着办公室墙上挂着的世界地图告诉记者,德化的陶瓷产品已销往世界上19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了非洲的一些国家外,可以说在全世界都能看到德化的最新产品。
由于陶瓷产业的推动,德化曾连续多年蝉联“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县域经济竞争力进入福建省十强行列。
高档原料低档产品
然而,记者在德化的采访中却发现,德化陶瓷业在一派繁荣的背后潜藏着深层次的危机,一些有远见的德化陶瓷人说,他们面临一次生死选择。
德化目前的陶瓷产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外销的陶瓷小工艺品;二是日用陶瓷;三是传统瓷雕。其中外销小工艺品占到总量的80%,而文化含量较高的传统瓷雕在税收中仅占到可怜的1%左右。
今天的德化,陶瓷企业总数超过1100家,其中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整个产业以外销为主要导向,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达100多家。外销产品基本上都是满足西方节日习俗需要的小工艺瓷,根据订单每年不断地变换款式,出口价格极为低廉,几乎没有附加值,一个集装箱货品的售价仅8万至10万元人民币。
外销小工艺品以圣诞节、复活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用瓷为主,例如圣诞树的小挂件等,这种小工艺品消耗性强,样式变化快,“今年是宝贝,明年成垃圾”,属于典型的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原材料造成巨大的浪费。采访中,有位陶瓷艺术家面露忧色地说:“德化是在用世界上最好的原材料生产最低端的产品”。
与德化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西班牙有个叫“雅致”的陶瓷企业,同样生产玩偶等小工艺品,走的是高端品牌、文化营销的路线。整个公司的制作人员只有150多人,在全球却有4447个专卖点,用的瓷土不如德化,但一件20多厘米高的玩偶在上海的售价达到三四千元,价钱相当于德化同等产品的20倍左右。
此外,德化眼下已面临工人紧缺的难题,许多企业都在担心春节后出现“用工荒”。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水准上涨,利润自然不断下降。陶瓷作为全县的支柱产业要想进一步提高产值,单纯依靠扩大生产规模已经“此路不通”。很显然,以量取胜、以资源为代价的模
式,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不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打造推广自己的品牌,不提高艺术与科技附加值的话,整个德化陶瓷必将走入死胡同。
尝试走出低端迷局
利润减少的压力,企业是最先感受到的。当遭遇困境时,企业就会集中力量求生存、求发展,主动寻找新的突破口。
在德化,一些变化的迹象已悄然出现。
2007年德化陶瓷学院开始面向全国招生。这件事在德化陶瓷业发展史上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一个县支撑起一个陶瓷学院是需要勇气的。德化陶瓷学院已有329名大专生在读,开设的雕塑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工商企业管理和商务英语等8个专业基本上覆盖了德化陶瓷业目前最为紧迫的人才需求。
德化的领导层已经意识到,陶瓷业要想实现文化提升,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必须具备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关键在于“人”。以往,德化陶瓷人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理论基础薄弱,创新能力较低,包括现在的许多企业领头人都是没考上大学才转向陶瓷业的。人才缺乏成为制约德化陶瓷发展的瓶颈。
眼下,德化县正在从政策措施、资金投入等方面引导陶瓷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以外销为主向内外销并重转变,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2006年,德化县品牌宣传领导小组成立,这个领导小组的任务是全方位推进“中国瓷都·德化”品牌宣传的系列策略。(14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