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江西东北部的景德镇陶瓷学院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一所陶瓷高等学府,其前身为1910年创建的中国陶业学堂。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陶瓷为特色,以设计艺术和陶瓷工程为优势,以工为主,工、文、理、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近年来,陶瓷学院始终高举创新的旗帜,将创新作为学校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瞄准行业发展趋势,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特色名校。去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分别视察学校本部和学校与广东佛山市南庄镇联合建立的华夏建筑陶瓷研究开发中心,对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给予了肯定。
突出特色 培养创新型人才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陶瓷学院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适应我国陶瓷工业和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高、作风朴实、面向基层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加快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围绕陶瓷工程和陶瓷艺术设计办学,明确提出了“按照合理布局、坚持巩固优势学科、突出特色学科、发展新型学科,形成学科、专业相互渗透,打造学科群,促进共同发展”的建设思路,已初步形成了设计艺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和经济管理四个专业群的架构,29个本科专业,专业结构与布局日趋合理。艺术设计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已发展成为学校的优势专业,在全国陶瓷行业和江西省处于一流水平。这两个专业均始建于1958年,是江西省重点学科和首批品牌专业。目前,学校已有12个省级品牌专业、9门省级优质课程。
实践证明,通过努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得到了有力增强,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升,学生就业市场一直看好,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被誉为中国设计界神奇小子——设计艺术学院2004级研究生余立锋,作为国内大学生首次获得了世界工业设计界最尊贵的两项大奖——德国的红点设计奖和IF设计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长杨自鹏称景德镇陶瓷学院是“陶瓷黄埔”。著名雕塑家钱绍武把学校培养的雕塑专业毕业生在我国雕塑界的影响凝练成“陶院现象”,要大家研究。
开展国际交流 弘扬陶瓷文化
学校依托学科专业特色和千年瓷都景德镇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以弘扬陶瓷文化为己任,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并使之渗透到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滋润和丰富自己的特色;同时,通过特色的魅力,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学院的发展。一是与19个国家和地区的20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已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艺学会、欧洲陶瓷学会、美国陶艺教育委员会和陶瓷学会、日本陶瓷学会、韩国陶瓷学会等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并聘请国际知名专家任学校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来校讲学、科研、创作、合作研究。二是发挥陶瓷艺术设计、陶瓷工程等特色学科的优势,积极承办国际学术会议。学校已承办了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国际陶瓷艺术教育大会、陶瓷材料与工程国际研讨会等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并举办了中加、中美、中韩、中芬陶艺展以及亚洲陶艺展、亚太地区陶艺展、国际陶艺展等。三是鼓励教师参加国际会议,到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访问、进修、讲学和合作研究。四是扩大培养留学生的规模。充分发挥景德镇“千年瓷都”的城市品牌,利用学校知名艺术家的品牌和具有招收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资格的优势,以及与美国、加拿大著名高校联合举办的“中国陶艺国际夏季进修学院”的平台,吸引更多海外陶瓷爱好者和学生来学校求学。五是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学校与英国斯坦福夏大学组织的“3+1”合作办学项目便是其中之一。近几年来,每年来学校工作、讲学、访问的专家学者近100人次,每年派出到国外的教师和学生100人次,每年接待的来访外宾平均超过500人次,已成为中国陶瓷文化和科技国际交流的重要基地。正是由于学校在陶瓷艺术教育与国际交流的突出影响,2004年12月18日,时任院长的秦锡麟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授予首次设立的“推进中国现代陶瓷艺术教育与国际交流特殊贡献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艺协会主席托尼·弗兰克斯先生、副主席莱思·曼宁先生,欧洲陶瓷学会主席贝比宁先生等一致希望学校能够成为国际陶瓷艺术和材料工程交流基地。
科技创新推进陶瓷产业升级
弘扬中华陶瓷文化、推动陶瓷工业发展是学校生存之本和发展之源。景德镇陶瓷学院创建后,施于人教授集传统技法之大成,编写了我国第一本《陶瓷彩绘》专著;胡献雅教授将国画技法与意境移植到陶瓷创作,开辟了陶瓷作品的新境界;周国桢教授以中国现代陶艺的独特语汇创建了陶瓷雕塑的“动物世界”;秦锡麟教授以现代的个性化的审美创造,开创了以“尼克松杯”为代表的景瓷造型艺术设计;学校拟定的《景德镇陶瓷振兴与发展纲要》已成为景德镇市人民政府重振瓷都雄风的指南,是省部共建“景德镇国家科技城”的重要依据;周健儿教授在低膨胀陶瓷材料研究方面,取得多项重大成果并已推广应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仅耐热陶瓷炊餐具一项成果就累计新增产值6亿元。
2003年12月5日,科技部批准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依托单位,以院属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镇市特种陶瓷研究所为成员单位组建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宗旨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为行业提供通过中试孵化的成熟先进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以现代先进技术改造传统的陶瓷产业,推进陶瓷产业升级换代,建成面向全国的陶瓷科技服务平台,以全面提升我国日用及建筑陶瓷行业的技术水平。
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量雄厚、学科专业齐全、仪器设备先进、信息资料完备。中心现有科技人员67人,其中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士共2人、高级职称47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其他11人,博士14人、硕士23人、本科30人。中心设有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热工及设备、工业陶瓷、陶瓷艺术设计以及信息技术六个研究室;设有国家日用陶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华夏建筑陶瓷研究开发中心和陶瓷产品设计中心等服务中心;建有日用陶瓷、建筑陶瓷、陶瓷机械装备和热工设备四个中试基地。
中心下属的分析测试中心拥有引进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ray衍射仪、X荧光分析仪等一大批现代分析测试仪器与设备,可为陶瓷、建材、耐火材料、化工、地质等行业提供材料化学成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材料显微结构以及物质表面、断面形貌分析、材料的烧结性能与热物理性能等检测分析服务。
中心下属的建筑卫生陶瓷分中心——华夏建筑陶瓷研究开发中心,拥有近100台国际先进的建筑、卫生、日用陶瓷检测分析仪器,是国际陶瓷权威机构——英国陶瓷协会CERAM在中国的唯一认可实验室,其出具的检测数据得到英国和欧盟国家的认可,为我国陶瓷出口提供技术支撑;该分中心已被科技部批准成为国家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力促进中心。
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竭诚为全国陶瓷行业提供工厂设计、工艺设计、机械产品设计、窑炉设计、陶瓷产品设计、陶瓷原材料分析检测、技术培训、学术交流和生产经营管理决策咨询等服务。
工程中心组建两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71项,其中国家“十五”攻关项目2项、“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2005年度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221篇,其中发明专利2项。2005年度技术服务收入273万元。
项目成绩斐然、硕果累累。具体项目成果包括:中低温高档日用细瓷;钛酸铝—堇青石质大规格蜂窝陶瓷;陶瓷微滤膜及其改性技术;耐热陶瓷炊具制备工艺;大规格超薄建筑陶瓷砖产业化技术;无公害陶瓷装饰材料用熔剂的中试;a—Al2O3微滤复合膜修饰改性及其作用机理研究;陶瓷产品CAD集成系统;介电常数76和21微波陶瓷材料及器件中试;新型低膨胀陶瓷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原位合成纳米增强氧化铝陶瓷的研究;高性能镁铝尖品石基复合陶瓷材料开发;包覆合成高强超低膨胀陶瓷材料及产品研究;高强度微晶陶瓷材料的开发研究。
以创新平台为载体探索产学研结合新模式
陶瓷学院是一所远离省会的普通高等院校,存在许多地域和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劣势,为实现创建特色名校的目标,任务艰巨。
为此,经过全面分析自身科研创新能力和考察全国陶瓷行业最具活力的广东省佛山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基础上,学校提出在前沿阵地建立桥头堡的战略,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在这一战略思想的引领下,迅速与中国建筑陶瓷第一镇——南庄镇签订协议,组建华夏建筑陶瓷研究开发中心。该中心由学校以技术入股(40%)、南庄镇投资3600万元(60%)建成。通过该研发中心,学校科研人员站到建筑陶瓷行业知识创新的前列,在广东省市区科研立项达20余项,累计获得3000多万元的科研经费支持;投资1500多万元建设的建筑陶瓷分析测试中心已得到英国陶瓷协会的认证,其检测样品的数据在整个欧盟都具有权威性,为我国的陶瓷产品进入欧盟区提供了质量保证。
经过艰苦拼搏创新,华夏研发中心已成为国家日用及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筑陶瓷分中心和国家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力促进中心,依靠景德镇陶瓷学院雄厚的技术力量支撑承担的大规格超薄砖、粉体彩印技术、窑炉余热发电、清洁生产和墙地砖抗污等研究项目已取得积极成效,一批科研成果在佛山市及其周边地区得到普及推广。
据《佛山日报》报道,2005年7月13日,张德江同志视察华夏建陶研发中心时指出,在华夏建陶研发中心看到行业发展有了好的开头,看到佛山、中国陶瓷行业发展有了一个新的好开端;产学研相结合、名校名镇相结合,科研人才与生产企业相结合,意味着陶瓷作为优势产业、传统产业,也是前途广阔的产业,更应该为其技术创新提供平台。“形势更紧迫,意义更深远,这个平台应该大力借助科技创新,为提升佛山陶瓷行业、重振中国陶瓷行业雄风作出更大贡献。”同年底,教育部科技司相关领导考察时也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是高校参与行业创新的一种新模式。
学校在陶瓷行业内的影响得到国家和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2002年开始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主体对陶瓷科技资源进行整合,组建了江西省陶瓷工程中心,以此为基础申建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院抓住机遇,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主动加大投入对工程中心进行基础建设,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中心科技大楼,同时,对工程中心的科研活动制定了长远规划。
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省科技厅、省教育厅和景德镇市委、市政府领导的直接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学院党委和主管院长的直接领导下,全校科技人员奋力拼搏,终于在2003年底得到科技部批准,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依托单位组建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江西省唯一一个科技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使学校成为全国拥有科技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少数普通高等院校之一。
在国家工程中心平台上,学校与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鹏陶瓷集团等单位联合申报的科技部“十五”重点攻关项目“大规格超薄建筑陶瓷砖产业化技术开发”于2004年立项。在项目主持人周健儿教授的带领下,各承担单位团结合作、锐意创新、争分夺秒地展开科技攻关工作,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其中:申请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0项,完成了3个基础坯体配方的模拟中试,完成了世界首创的模具、布料与脱模装置的模拟中试,并且已经有8套推广应用于1000mm×1000mm的普通陶瓷砖生产,研制出了三梁八柱新结构的大台面压机样机,制定了《陶瓷工业窑炉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I166:2004)标准并在全国实施。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的示范生产线正在安装调试。该项技术将传统的建筑陶瓷产品从18mm减薄到3mm,节省原料资源80%以上,节约能源40%。2006年5月17日,中国第一块大规格超薄建筑陶瓷砖(0.8m×1.8m×3mm)在广东佛山成功下线。它的研制成功将对我国建筑陶瓷及陶瓷装备都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该项目的投产将推出符合国家能源环保政策的新一代资源节约型建筑陶瓷产品,对提高我国建筑陶瓷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建筑陶瓷行业核心竞争力,和走节省资源、节约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与景德镇市大方花纸彩瓷有限公司合作的“无公害陶瓷装饰材料用熔剂中试”项目分别得到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的支持,被立为国家地方科技攻关项目,现在已进入最后的中试环节。该熔剂将改善现有的釉上彩装饰缺陷,丰富陶瓷装饰颜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尤其符合景德镇市地方日用陶瓷生产发展需求。
“十五”期间,学院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陶瓷生产企业通过产、学、研联合,依靠国家工程中心平台,获得了科技部“十五”重点科技攻关、国际科技合作、地方科技攻关、“973”预研、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十余项重大重点项目,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和文化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有声有色的科研工作成为学校学科建设的有力支撑,“十五”期间硕士点从5个增加到23个(2个1级学科),并建成江西省重点学科6个。
国家工程中心以服务陶瓷行业为宗旨,成为科研成果产业孵化的基地,在中心孵化的企业——景德镇环球陶瓷有限公司现已发展壮大,公司有员工600多名,生产规模日产4万件,8月份参加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的时尚精品展,开拓了视野。公司现成为国际知名创新型企业孵化器的实际体现。
正在进行的孵化项目——福建三明市欣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业用汽化石油气的设备生产装置”,连续做了近两个月的试验,目前试验数据已经全部整理和计算完成,正在编制试验报告,准备鉴定。该装置试验成功,将为陶瓷窑炉提供一种新的能源。
目前,工程中心中试车间试制的中低温高档日用细瓷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所生产的样品,在2005年景德镇陶瓷博览会高新技术陶瓷成果展一经推出,就受到广泛关注,有多家企业提出合作意向。
科技创新平台是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最佳载体,学院在“十五”期间搭建的各种平台,符合科研创新的机制,促进了学院科研人员与企业和行业的接触,科研创新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强有力地支撑了学院的学科建设,做到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十一五”期间,学院还将加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积极申报和组建国家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中国陶瓷文化研究中心、中国陶瓷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为把学校建设成为面向陶瓷行业的特色名校奠定扎实的基础。校长周健儿教授明确指出:“陶瓷学院将一如既往地抓好国家陶瓷工程中心和华夏建陶研发中心的建设和协调工作,利用已搭建的服务平台,积极组织科技攻关,全力推动陶瓷科技创新,为全国陶瓷工业服务,推动陶瓷工业发展,引领陶瓷文化发展方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学校正以跨越式的发展思想着力加强学科建设,积极进行博士权授予单位的申报工作,全力打造一所国内外有影响的特色名校。全体师生正以智慧谱写华夏辉煌的乐章,用双手托起瓷国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