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釉层发生起泡和针孔的原因有哪些?

[日期:2009-03-06] 来源:  作者: [字体: ]

    釉层发生起泡和针孔的毛病,有多方面原因:1是由于坯的原因。2是釉本身的原因。3是烧成的原因。现在分述于下:

  ① 坯的原因:坯料中含有白去母、黑云母、水云母等有害杂质。这些杂质在熔融时体积显著膨胀。当含1.5%杂质时,瓷件容易起泡。坯和釉中的可溶性盐,因干燥时多集中于坯体的边缘和棱角处,而在烧成过程中,这些地方将先熔融,以致助长了气体的逸散,故制品的边缘棱角处也容易产生釉泡。可塑性粘土成型时,若冲压太快,则空气被封闭在坯体里面,形成了空隙,这些气体在高温发生膨胀而生成气泡。坯泥捏练不够,其中也含有空气;成型时的石膏模太干或者加热石膏模的温度过高,坯泥含水过多等。

  ② 釉料本身的原因:釉料调和物中所含的有机物腐烂或发酵所致;贮藏釉浆时,碳酸盐分解了;施釉过急;釉层过厚;釉料粉细度过细等原因。

  ③ 烧成方面的原因;高温中粘度较大的釉容易起泡,烧成温度过低或过高,釉浆中含有可溶性盐类在烧成时会发并与釉成份化合而产生气泡。尤其是在烧成的四个阶段中操作不当,很容易产生起泡。

  1) 烘烧干燥期:窑内水蒸气太多,会使碳素沉积在坯件表面。所以,这个阶段升温要缓慢,且必须有足够的时间使水分完全排除。

  2) 气化保温期:若时间太短,通风不够强,没有将碳素、有机充分氧化,且生成的气体未能排出坯体;若氧化保温的温度过高,如高出900度,则氧化生成的CO2,CO以及硫酸盐分解产生的气体,由于坯釉部分玻化,以致表面封闭,因此排出很困难。

  3) 强还原期:火焰还原性质不够浓,没有使硫酸盐完全还原为亚硫酸盐,硫酸盐分解不完全。而当它在高温条件下再分解时,则产生的气体就排不出去了,因而产生气泡。

  4) 玻化开始时期:若此时温度骤然上升,会使瓷件玻化太快,以致封闭碳素而不易排出,促成高温起泡。在大火阶段,窑内因某种原因降低了温度而又突然升高时,往往因此形成釉泡。

  窑内生匣钵装的术太多,或者生匣钵内装有坯件,因窑内水蒸气多,碳素容易沉积,烧成的产品也很容易发生气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微信扫码

咨询电话

0375-697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