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万古神汤--汝州温泉

[日期:2009-03-06] 来源:中华汝瓷网  作者: [字体: ]


                                          


                                        疗养院花园


                                      武汤温泉名扬四海


    汝州温泉位于河南省西部,北纬34°12′,东112°38′,西北距九朝古都洛阳60公里,东距汝州市24公里,正北5公里处有洛临公路和焦枝铁路并行,古称温泉庄或温汤镇,一九七五年设温泉镇。汝州温泉地伏牛山余脉熊耳山北麓,襟崆峒而带汝水,枕伏牛以望嵩岳。西行二百米有銮驾山,相传为轩辕黄帝问道广成子驻骅之地,与崆峒山相连,上有广成宫,系广成子修道之处;西南一千米处有涧山水库(古为广成泽)。登山眺望,村镇、库渠、林木、农田尽收眼底,宛如一幅幅风景图画。如遇雨后新晴,曙色初分,水气蒸腾与朝霞相映,颇为壮观,因而古有“温泉晓霁”之称,列为汝州八景之一。另外,此地四季分时,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环境幽静,实为慢性病康复疗养和旅游观光之胜地。
  相传四千余年前的轩辕黄帝时代,汝州温泉就已被发现。明《正德汝州志·重修汤神庙碑》云:“昔者黄帝登县茨,过襄城,问道崆洞即此山之东麓。数里许,温泉出焉。”又载:“汝州有温泉,莫窥其始,谅非禹后之物。上有凡矾,下有硫磺,以疗民疾,以灌农田,其功德于民,当不以武后流杯绮丽娱人.......”
  最早的文字记载则见于东汉大教育家马融的《广成赞》,文中赞曰:“......神泉侧出,.......怪石浮磬,耀昆于其陂。其土毛则牧荐草,劳茹甘茶........”,而且“方塘石迢,错落其间”。说明当时已为人们所开发利用,并具有相当规模。汉文帝刘恒之母薄太后曾驾临温泉游览。汉桓帝于延熹元年(公元158年)亦曾校猎广成,游浴温泉。
  唐代东都洛阳距此甚近,这里不独有温汤神泉,且有銮驾、崆峒之山,牛涧、白龙之水,更兼广成水泽周四百里,林木茂密,鸟兽成群,可供游猎,故而帝王后妃多有幸临者。仪凤元年(公元676年),唐高宗曾游浴温汤,则天武后于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幸临,并在此设行宫,留宴群臣。武后仿效王羲之兰亭修禊引以为曲水流觞的故事,命群臣围掘好的大池而坐,置酒杯浮于池中,流至谁跟前,谁就得一饮而尽,并赋诗一首以庆升平。这就是有名的“流杯亭侍宴诗”,以后又立碑刻珉张扬其事,即后来的“武后碑”。宋代翰林学士文忠公欧阳修曾游温泉流杯池,并写有《跋汝州温塘流杯亭侍宴诗序》,上云:“流杯亭侍宴诗者,唐武后久视元年幸汝州温汤,留宴群臣,应制诗也......”贞元年间,陆长源又复立碑建亭并自以为记,刻其碑阴。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冬,唐玄宗李隆基曾“幸广成温汤”,因泉温水滑,风景宜人,浴后游猎,以致留连忘返。《代宗实录》记云:“上幸汝州之温汤,有望气云‘宫中有天子气’,玄宗即日返宫,是夜代宗降诞。”取其名“豫”。
  在宋代,汝州温泉已具有相当规模,大文学家苏轼与其弟苏辙都曾官于汝州。东坡记云:“汤泉七其一,概此地也,且沐浴可以疗疮疾。前人引水行数步为浴池,珉zhòu甚洁,规模颇宏。”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长子范纯仁在做襄城知县时,来温泉游浴后乘兴赋诗曰:“山前阴火煮灵源,昔日曾临万乘尊。历尽兴亡只如此,不随世俗变寒温。”
  金炀王完颜亮于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三月,幸河南府(今洛阳),游猎温汤,并诏汝州“凡百五十里州县,量遗商贾,赴温汤置市,禁扈从,勿撤离”,从而温泉更加繁荣。
  建国后,对温泉的开发利用更为重视。相继在此建立了汝州市温泉康复医院,河南省工人温泉疗养院,汝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等疗养机构,总计床位900余张,使这一千古灵泉焕发了青春。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微信扫码

咨询电话

0375-697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