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眼是釉的一种缺陷,如果我们要求得到玻化后的釉面平滑均一的铺展在胎体上面,那前提是窑炉内必需具有始熔的较高温度,才能保证胎体内的盐基氧化物诸如碳酸盐、硫酸盐之类的分解氧化在熔融前及时排出,否则就会形成棕眼,缩釉点的出现,其原因是如果炉内始熔温度较低的话,胎体内的盐基氧化物不能及时得到分解氧化向外排出,而滞于体内,待到进入高温烧成时,仍在继续分解氧化向釉面排出,而形成大小不同的气泡向上顶撞而把釉的分子向四周挤压,破坏釉面的平滑而形成大小各异的棕眼、缩釉点,这是一种情况。另外还有一种原因是由于胎泥的力捏不充分,胎体内留有细小的空隙和水份,受到高温汽化后不断地向釉面膨胀,造成棕眼缩釉点的出现,这就是汝窑釉面的棕眼缩釉点所形成的机理。
前不久《中国文物报》刊登了《宋汝窑古瓷亲历记》章,作者范围,文中写道:“其显著的一点就是有缩釉点,特别在一些器物的口沿部分缩釉点比较多,而且常常能够见到胎骨,这也是为什么在一部分皇家用器上面常常见到用金属器包裹口沿的原因。而现在的仿品,大都看不到那些非常自然有趣大小不同的缩釉点”。范君所见到的汝窑器正符合于高濂所论说的“汁中棕眼”。也和图示乾隆御题汝窑三足奁是一致的。是凡刻有乾隆御题器物书法绝对上乘,绝无缺乏功力而表现稚嫩的字迹出现。因为书写者都是宫廷书画高手的杰作,欣赏之余,不禁向往当时供奉于朝廷的书家造诣之深,令人肃然起敬。这种特殊的人文历史遗存,躲过了“文革”浩劫,传承文脉,体现文脉,永续文脉,未曾毁于“文革”劫火,倒作为历史回音壁上反回尘封多年具有中华文化艺术永恒魅力而无法再生千古绝唱的精粹回声。可算是幸运之星,得天独厚了。范文中另有一段叙说最大的汝窑器:“整器最大的是现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的椭圆形水仙盆,高6.3厘米,口径18.5×26.4厘米,底径15×22.6厘米,该盆底刻有乾隆御题诗一首。”这一席话引起笔者钩沉,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记得此件椭圆形水仙盆即《陶成记事碑》中所记载的那件,此盆旧题为“犭呙 食盆”,却是一件汝窑峰级产品,在雍正时曾经由内府发往景德镇御窑钦命唐英照此釉色再行烧制。这是雍正时仿汝窑之铁证。但却被乾隆御题为官窑器了,诗曰:“官窑莫辨宋还唐,火气都无有葆光,便是讹传犭呙 食器,蹴枰却认豢恩偿”“龙脑香薰蜀锦裾,华清无事饲康居,乱其石解释三郎急,谁识黄虬正不如。”这两首诗中乾隆引用了唐玄宗时的一个故事;明皇与客对奕,败局已陈,无奈之余,贵妃将康国狷子置于棋枰搅局以解皇上之围,这个故典出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另外,唐代诗人王涯有宫词云“白彐犭呙 儿拂地行,惯眠红毯不曾惊”,这就证明了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所言不虚,“华清无事饲康居”,说杨贵妃在华清池豢养小狗恰有其事,唐代画家周日方 的《簪花仕女图》不是也绘有一只犭呙 子吗。此件所谓“犭呙 食盆”的器名原是雍正时所定,而乾隆御题时知其不是一只“犭呙 食盆”,所以说它是“讹传”,乾隆不愧为一位博学之主。
蟹爪纹形成
任何一件瓷器的胎釉的化学组成,都是属于铝硅酸盐类,其中显微结构都是晶相,玻璃相,和气孔构成的多相体系,这种晶相是以多晶形式相聚集的。在烧制瓷器过程中,经过干燥工序后的器物,在装窑烧制前的釉是固相的,通过热运动开始由固相向液相转化。也就是由釉料熔烧成釉层,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在窑炉内必需经过分解化合、烧结、熔融、结晶这一复杂的理化反应后才能形成釉层。无论是高温、中温、低温或者石灰、长石、铅、硼等各种釉料,只要是附着在胎体表面形成连续相玻璃薄层,均匀地铺展在胎体上面都必需经过五个理化反应过程以后始能得到平滑光亮,硬度强,无渗透性,能抗酸、碱和其他有机化学物质的侵蚀的釉面。汝釉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汝釉是玛瑙末烧成,虽说玛瑙和石英的成分都是二氧化硅(SiO2),但是晶体结构各不相同,故而在冷却结晶的理化反应中结成棉絮般的晶体,布满于釉中,这种毛茸茸的晶体好似蟹爪上的柔毛形象,所以称它为蟹爪纹。只要是真正的汝窑瓷器,几乎无一件例外,这也是汝窑瓷器的一个特征,它是有别于宋代南北青瓷系统所有窑口生产青瓷的区别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