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瓷器是官窑系统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品种。据陶瓷专家宋伯胤先生考证,留传于世的汝窑瓷器共六十五件。近几年来笔者潜心于汝瓷的收藏和研究, 现浅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供专家藏友探讨:
看法一:汝官窑与汝窑的概念要分清
长期以来,考古界与收藏界的专家权威们都对汝窑瓷器的主要特征用一句话概括,即“青如天,面如玉,蟹爪纹,晨星稀,芝麻挣钉釉满足”。“青如天”,即釉色如雨过天青。“面如玉”即器表有玉石般的质感,釉光莹润如玉。“蟹爪纹” (图4)即是指器表的开片尤如蟹爪,呈不规则状交错,且裂纹很细(此解释我有不同看法,有待推敲,下面再谈)。“晨星稀”( 图6) 即是指釉中的气泡稀疏,有如晨星一般寥寥无几。“芝麻挣钉釉满足”( 图1)即是满釉裹足、足底部用细如芝麻点小的支钉支撑着烧。汝窑瓷这些胎釉特征文献有记载,又为出土物所证实,是鉴定汝瓷的要领。
强调汝窑器的上述特征是其精品所有。汝窑烧制始于宋初,盛于北宋晚期。窑口在河南的宝丰、临汝等地,其中的宝丰清凉寺窑在北宋晚期的近二十年时间里作为御窑,专为宫廷烧造瓷器,是“贡器”,所以有官窑性质。其造型端庄大方,古朴典雅,工艺考究,胎质细腻,应该称作“汝官窑”。 南宋人周辉的《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意思是:汝窑中有玛瑙末为釉的器物是宮中的专用瓷,非宮中用瓷不准使用玛瑙末为釉,汝窑精品选送入宮, 经御选后不合格的器物才允许出卖,实属难得之物。由于汝瓷贡器以玛瑙为釉,形成特殊色泽,故有“汁水莹泽,含水欲滴,釉如膏脂溶而不流,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世人对汝瓷又有“似玉、非玉、而胜似玉”之赞美。尤以器表细小开片密布,形成鱼鳞状,更加独特别致,釉内气泡周边之玛瑙结晶体,形成星光闪现,寥若星晨,具有宝光内润而又高雅素净之风采。在制瓷工艺上,开创了香灰色胎。在烧成工艺上,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烧成的支钉痕,其细小而规整的程度绝无仅有,为其它窑口所望尘莫及,更受到北宋皇宫的偏爱与赞赏,因而汝瓷成为“名瓷之首,汝窑为魁”,得以流芳百世。
被专家定论的所谓存世量只有六十五件的传世汝窑器,就是“汝官窑”。
使用玛瑙末为釉,汝窑瓷会出现文献中所说有“八种颜色之多”的釉色,有天青、天蓝、豆青、卵青、粉青、月白、虾青、艾青等。其中最成功的颜色为天青色,最好的为天蓝色。现今的鉴賞家多以天青或天蓝为标准色,其他颜色的汝窑瓷多不被承认。我认为这样的鉴定结论未必正确, 汝窑与汝官窑的概念被这些鉴賞家搞混淆了。他们将鉴定汝官窑的标准用来鉴定汝窑瓷,这合理吗?北宋汝窑烧制时间短,烧造的贡品(汝官窑)的确因稀而贵,但决不能仅仅将汝官窑鉴定为汝窑瓷,而将明明是汝窑烧造出来的瓷器采取“一票否决”。
中国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到现代。五代时期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基本形成,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宋代制瓷业规模更大,名窑众多,工艺水平超越前代,达到繁荣的新阶段。它的主要标志是全国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影响最大的是被后世称为五大名窑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这些著名的瓷窑都为朝廷烧造瓷器,供皇帝和大臣们享用。考古界与收藏界一般称之为“官窑瓷器”,简称官窑。作为大窑场,各个瓷窑还烧造更多的供民用的大路货即商品瓷,这类产品在数量上要比贡瓷大得多,即所谓“民窑瓷器”,简称民窑。送入朝廷的瓷器一般讲都是精品,但朝廷还要挑选,即“御拣”,御拣合格后留用,不合格的或销毁(如钧窑器),或“方许出卖”(如汝窑器)。
宋微宗赵佶是北宋历史上第八位皇帝,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即位,在位二十六年。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兵南下,赵桓替位,仅两年后南宋皇帝赵构,即宋高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即帝位于临安(今杭州)。赵佶是北宋的亡国之君,但在艺术上却极富天赋。尤其是他的书法绘画创作,可以说是彪炳千秋的。汝窑烧造时间为北宋中晚期约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按时间推断,大部分是在宋微宗赵佶亲政的时期。赵佶的审美观也就决定了御拣的合格与否。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内曾有“故都时,定窑不入禁中,惟用汝器”的记载。北宋出现“弃定用汝”,可能与赵佶个人的审美观有关。因为他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青色的幽玄,正合微宗之意,史籍中曾有赵佶作青词的多种记载。“弃定用汝”也正是这种崇尚青色的审美观的反映。作为艺术家,赵佶对汝瓷除了有釉色(色彩)的要求外,还会有造型的要求、纹饰的要求、材质的要求、肌理的要求……。艺术家对艺术品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他的这些审美要求也就决定了北宋宮中汝窑用瓷必须符合“青如天,面如玉,蟹爪纹,晨星稀,芝麻挣钉釉满足”的标准。
汝窑宮中用瓷不合格的器物是可以出卖的。这些“不合格”的汝瓷是作为贡器要求烧造的,都是“玛瑙末为釉”的,应该肯定是具有“面如玉,蟹爪纹(无纹者尤好),晨星稀,芝麻挣钉釉满足” 特征的!只不过“青不如天”、瓷器的造型、纹饰不符赵佶的审美要求罢了(恕不展开分析)。人的审美观是各不相同的。赵佶是皇帝,他偏爱天青色,就决定了汝官窑的釉色必须是“青如天”。可能赵佶不喜欢在器物的表面饰以纹饰,所以传世的汝官窑均单以釉色取胜,很少看到表面有纹饰的(关于汝窑的纹饰,笔者将在以后的文章中论述)。这些卖出去的不合格的“准汝官瓷”哪里去了?有钱人买去了!到了大官、富豪、商人、玩家(收藏家)们的手中,流入了民间。这部分的汝官瓷(完全是汝官瓷性质的!)可能数量是不会少的。
这些年古陶瓷学者们研究认为,除宝丰、临汝外,河南的鲁山、郏城,及其他地方均有汝窑风格瓷器生产,也形成了一个汝窑系。
汝窑瓷的概念至此应该清楚了,即是:始烧于宋初,盛于北宋晚期,河南的宝丰、临汝等地方瓷窑烧造的单色釉瓷器。在制瓷工艺上,超过了以前南方所有的青瓷。汝窑除烧青瓷外还烧白瓷、黑釉、三彩、珍珠地划花、白黑花以及白花青瓷、天兰釉钧瓷等多种产品。还广取博收创造了印花青瓷的独特风格,使之成为中原地区的重要窑口之一。
汝窑瓷中的使用玛瑙末为釉的精品、贡品,是汝官窑瓷。如:宝丰清凉寺窑, 为北宋宫廷烧制的御用汝瓷,不仅制作讲究,工艺精湛,而且釉药浑厚,光泽柔和,其釉面装饰独具特色。因汝瓷内有玛瑙为釉,其色光泽莹润多变,釉面的沙眼显露了蟹爪纹、鱼子纹,器表还有鱼鳞状的开片,更显得造型古朴。釉面在阳光下观察,釉中多布红斑,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象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挂,真可谓珠联璧合,巧夺天工。
概念区分清楚后,“北宋汝窑”的存世量就不会只是传世的六十五件。汝窑瓷烧造的时间短,又处在亡国战乱时期,存世量不会多,其中的汝官窑瓷更是弥足珍贵。但是,决不会是仅存“65”这个数字。民间肯定有,地下有更多,关键是缺少发现。2000年6至10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南宝丰县汝窑遗址内找到并揭露出汝官窑瓷器的烧造区,获得了大量精美的汝官窑瓷器标本,尤其是发现了相当数量的传世品中所罕见的新器形和完整器,取得了陶瓷考古的又一重大突破。这就是最有力的说明。
看法二:采用“眼学”与科学结合起来进行鉴定的方法
我们的鉴定家应该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鉴定汝官窑瓷器。如何鉴別汝官窑瓷真伪?鉴別容易,因为汝官窑瓷玛瑙末为釉。研究难,因为沒有上手的机会。而陶瓷鉴定的基础就是对比,没有上手认真仔细研究过宋代汝官窑实物的人,如何能够辨别真伪呢? 保存在世界各地博物馆,以及私人收藏家手中的汝窑珍宝,谈何容易能到鉴定家手中供你研究!就是在博物院工作的研究员,也只不过比平常人多一点机会隔着玻璃看看柜子内陈列的汝窑珍宝。玛瑙末为釉的效果,汝瓷釉厚,古人说如“堆脂”。尤其在口沿处釉厚而不流动如“堆脂”,釉清澈滋润,古人所说滋润二字,如果你沒上过手,很难理解滋润二字的标准。
玛瑙分为绿色、白色、红色,釉配方中它们含量的比例是汝瓷颜色变化的重要因素。因釉中有玛瑙的青白色結晶斑,它能把外來的光线折射出去,所以汝瓷釉“滋润”如同美玉,宝光四溢。这种玛瑙末釉,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会发生变化:
变化之一:在略暗淡光线下出现清澄湖水般的水绿色;釉里面开裂白色细细纹片,像雲母片一样寄附在釉中,时隐时现,极少数汝瓷纹片突露于外。宋代汝瓷纹片,与其他品种瓷器纹片不同的最突出点,是其纹痕极为纤细微小。明代谷应泰《博物要览》说汝瓷有“釉中粽眼隐若蟹爪”之说,一个“隐”字切中要害,恰当至极。蟹在河边泥地上爬行过后留下的痕迹是纤细的,时隐时现的。元末明初曹仲明的《格古要论》云:“有蟹爪纹真,无纹者尤好……”。蟹是立行而不是趴行,所以汝瓷釉面有孤立的“小洞眼”隐若蟹爪(蟹爪是弯尖状的),叫著蟹爪纹,极少数釉面沒有这种“小洞眼”的蟹爪纹叫著无纹者尤好。无论是官、哥瓷,还是龙泉窑或湖田窑等存有纹片的青瓷和影青瓷,以及某些年代久远、自然开片的古瓷,其纹痕都比较清晰,其中有的还很粗深。这就是汝瓷纹片的独特之处。另外,汝瓷中典型的纹片,有不少确如陆建初《古陶瓷识鉴学》中所述,在高倍放大镜观察下,可发现大多数为斜势切入釉面,并似蝉翼或蝇翅在光照下闪现白色(图5),这是一切后仿汝瓷所未能达到之难点。即使是清代雍乾御器厂的仿品,因多数纹痕进行染色,反而弄巧成拙,成为鉴定中的相反依据。-
变化之二:汝瓷釉料有红玛瑙成份在內,所以汝瓷的釉面才能反映淡淡的红色,请注意“釉面”二字,这是真假汝瓷重要标志。后世仿品,尽管釉中也加了玛瑙成份,但就是产生不了淡淡的红色。
变化之三:北宋玛瑙末为釉的汝窑瓷器至今时隔已经有1000年,不管传世的,民间的,还是地下随葬的,都会在器物上留下时代的烙印、大自然侵蚀的痕迹、釉面老化的现象……,这些历史留下的烙印、痕迹和现象,后仿和现仿的水平再高也是仿造不象的。利用现代科技方法进行断代鉴定,已经不是很难的事了。
我们的鉴定家大部份是钻研了有关古董文物的书籍,很能空谈理论,但是对古董文物的定论却比较輕率、偏頗,有时甚至是信口开河,毫无客观、合理、公正的評判标准,只可惜糟蹋了中国古代的文物精粹!造成文物界对于衡量古董文物的尺度,变得混淆不清。造成国内藏家看见了好东西也不敢收藏。造成不少国宝精品流出国门,白白让老外轻松拣漏(将来再叫国人用高昂的代价买回来)。
笔者在这里所言并不是要贬低我们的鉴定家的水平。主要是因为专家权威的定论在国内造成的影响实在太大。汝窑瓷器历来已被传得神乎其神。现代人不能人为的再给它加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了。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汝窑瓷烧造难度大,后世仿烧也难。更由于御用汝瓷工艺复杂,宫廷要求严格,加上为宫廷烧制御用汝瓷时限很短,产量有限,引起制瓷工匠叹乎:“造天青釉难,难于上青天”。河南朱文立先生利用现代技术试制成的仿古汝窑瓷,可以说是后世仿品中的最高水平了,但还是缺少北宋汝窑瓷的韵味,缺乏历史保存在器物上的烙印。我们要珍惜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决不能单凭“眼学”轻易否定符合汝窑瓷特征的器物。要采用“眼学”与科学结合起来进行鉴定的方法。况且,后代从未仿烧到九成像者,鉴别真伪不是很难。如发现有出土文物,可借助随葬品旁证参考,同时还可借助窑址标本,用现代科技方法进行断代鉴定。
汝窑瓷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愿广大的文物专家、鉴定家、收藏家共同努力,为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保护珍贵的历史遗产作出贡献。
看法三:所谓“传世”汝官窑瓷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传世品
留传于世的汝官窑瓷器共六十五件,主要集中在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和上博。仅这三家就占有47件。台北故宫的汝官窑瓷器,是国民党政府在解放前从北京故宫内的文物中挑选出被运往台湾的。上博的汝官窑瓷器是解放后从民间征集到的,是否“传世”品还要打个问号。本文仅对北京故宫“传世”的汝官窑瓷器试作分析。
所谓传世,就是不间断的世代留传至今。宋代距今已达千年。試问,故宫“传世”的汝官窑瓷器是否从宋代世传至今呢?回答是否定的。笔者认为,当今世界上已被确定的“传世”汝官窑瓷并不都是严格意义上的传世品。
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明代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朱棣下令修建北京皇宫,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宫殿基本建成。此后多次被焚,又多次重建,其中以清代乾隆时修建最多、耗资最大,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格局。辛亥革命以前,故宫戒备森严,绝不允许庶民进入,名为紫禁城就有这个原因。作为帝王宫室,故宫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宝库,收藏有大量珍贵文物。辛亥革命以后,故宫文物大量散失,尤其是1931年“九·一八”后, 宫内2972箱文物被运往南方,后运往台湾。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文物90多万件,有清代宫中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历代文化艺术珍品多有收藏。
宋徽宗赵佶统治期间,大兴土木、广建宫观庭院,设局搜刮奇花异石,称“花石纲”。汝窑珍品大都集中在赵佶的皇宫中。公元1125年,金兵南下,近逼汴京。徽宗把皇位传给太子赵桓,帝号钦宗。钦宗尊徽宗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不久,徽宗率郑皇后避居镇江。第二年十二月,金军攻破汴京,金帝废徽宗、钦宗为庶人。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三月底),金军将徽、钦二帝和郑皇后以及妃嫔、皇子、公主、宗室、百官等三千余人押送北去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至死不得归。皇宫中的奇异珍宝被抢劫一空。就象美军攻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后不久,当地哄抢成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第11大博物馆的巴格达国家博物馆被抢劫一空,许多珍贵文物遭到毁坏一样。汝窑珍品的命运与其它珍宝一样,不是被金军抢劫走,就是被宫中人员偷走,或者被歹人趁火打劫掉。北宋灭亡后,汴京皇宫被烧毁,宫中所有物品除了被烧毁外,全部下落不明,何来“传世”品?
南宋皇帝宋高宗 (1107—1187),名赵构,徽宗子。靖康二年(ll27年)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后,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因拒绝主战派抗金主张,南逃至临安(今浙江杭州)定都,建立南宋政权。亡国之时,战争年代,逃命都来不及,赵构哪里还顾得上瓶瓶罐罐的瓷器。汝官瓷在当今世界是希世珍宝,价值连城,可当时对皇帝、皇子来讲,好东西不要太多呵。瓷器算什么,只不过是他们生活中的文房用品、饮食器、陈设品罢了。如照这样的推理,赵构不可能将徽宗喜爱的汝官瓷带到临安去,南宋临安的皇宫中就不会有汝官瓷,如果有的话,也只有少量。汝官窑从北宋灭亡之时起,就是断了世的,哪来的“传世”?
“沒有不亡的国,沒有不敗的家”。珍宝器物不可能在某一家流传几百年、几千年。古文物流传几百年的,只能在皇宮中。因为皇宮中汇集了具有高超文物知识的专业人材,可以在社会上收集;还有下官、富豪的拍马进贡,集中到宮中。要说“传世” 汝官瓷从何年代开始传,严格的讲只能从故宫建成之时开始。就算从明代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故宫初建时开始,至1931年故宫文物一分为二(一部分保留在北京故宫,另一部分运往台湾),前后一共才500多年。也就是说,在另外500年的时期中,北宋的汝官窑瓷(不管什么瓷器)都是下落不明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故宫“传世”的汝官窑瓷器主要是明、清两朝的皇宫从民间收集后传世至今的。从北宋至明代永乐500年的一段时期是“断世”的。问题又来了,这些汝官窑是否带有明、清两朝皇帝们的审美因素和感情色彩呢?可能有人会说,笔者在钻牛角尖了。我不认为这是钻牛角尖。所谓“钻研”就是要多提出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可提供给专家学者们研究时作参考,或者让后人去解决。我们在研究汝瓷时切莫一叶遮目,尽管汝窑遗址已经找到,但汝瓷至今仍有不少待解之迷,急待后人去破解。毕竟汝官窑瓷是中国的国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