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汝州文庙产新窑器

[日期:2009-03-06] 来源:中华汝瓷网  作者:原创 [字体: ]

一:文庙产汝州新窑器。天青釉玉壶春瓶
    该器高14.8cm,天青色,底有三个极小的圆形支钉痕。全身充满较深的开片。并有很多极细小的像针尖样大小的蟹爪纹。底足较矮,八字型圈足,外卷不太厉害。这正是文庙的典型特征。由于历史的沧桑,其釉面被摩擦掉一层,使开片显现的非常明显。但其釉色仍然表现出一种相当漂亮无与伦比与众不同的天青色釉,与故宫博物馆珍藏的一种天青釉完全相同。过去一般人只认识宝丰清凉寺天青釉汝窑。根本不承认这种汝瓷。但有识货的高水平收藏者是承认这种汝瓷的。如李氏古雅屋就曾肯定地承认过这种汝瓷。实际上这就是宋徽宗时期曾为汝官窑的文庙窑生产的产品。其造型特征,釉色特征是完全符合文庙窑地特征。其釉与胎相接处显微红色。实际上是以红玛瑙入釉,在不同的光线照射下,显现不同的颜色。显微镜下观察有晶莹的发光体(未熔融的石英沫)笔者还可以斗胆奇想一下:我认为这种汝窑应该氏历史上所说的铁骨大观釉。因为这种汝窑瓷是深灰色胎骨,开片尽显黑色,而且纹片开的很深,但支钉痕仍然是香灰色,呈芝麻花圆型,而且相当细小。同时,我认为故宫博物馆珍藏的带有乾隆御题诗:紫土陶呈铁足三,宫言得一此中函。 汝窑天青色三足洗就应该是宋徽宗新建得汝官窑——文庙窑的产品。是铁骨大观釉,其三足为黑色,堪称铁骨,其支钉痕仍然为香灰色呈芝麻花圆型,与宝丰清凉寺的汝官窑支钉痕不一样,而宝丰清凉寺胎骨大都为深灰色或者浅灰色,没有铁足的特征。如果说带乾隆御题诗的三足洗为宝丰清凉寺汝官窑所产,则无论如何解释不通。所以我认为应为宋徽宗所新建汝窑所产的铁骨大观釉。
    故宫博物馆所藏另一件汝窑粉青釉洗也与宝丰清凉寺汝官窑所产的天青釉不一样。所以我认为文物工作者应该积极考察发掘汝窑文庙窑的产品以及宋徽宗时期所烧制的各种釉色的新窑器,把它的特点和宝丰清凉寺和汝州张公巷窑的产品对照究竟有什么异同处,有没有把南宋官窑器北宋官窑器也归类到北宋汝窑中去了。他们三者从胎骨釉色到釉质有什么异同点,从气泡学的观点去分析一下各个窑口究竟有什么异同点?这都是一个真正的文物工作者考古学家所应该从事研究的事情,不要终日抄来抄去只是那么几句话,这根本不能满足时代、国家、人民和收藏者对你们的要求和渴望。宋徽宗在位二十多年,他每一天都可能设计出十几种器型和釉色让工匠们制造,所以其在位时间不知总共设计了多少种器型和釉色而流传与世。在民间古董市场上时有发现,只是很多人不认识。而那些身居要位的文物工作者和专家们也不去研究发现和发掘,只会一言以蔽之的否定。除了流传与世的六十五件汝官窑之外,世间就真的没有汝官窑了吗?我看未必,那拍卖会上出现的那些汝官窑,究竟是从那里冒出来的?那些可都是经过文物专家鉴定或者审定过的呀!

    二:文庙产汝州新窑器——天青釉蒜头瓶
    该器高15cm,天青色,釉和胎相接处显微红色,全身布满较深的开片。底足有三个极细小的支钉痕。胫部有莲瓣形装饰。多年来由于文庙窑址未被发掘,所以大部分人未见过这种汝官窑,因此也不被学者专家们承认为汝官窑。河南省汝窑专家朱文立同志发现了汝州文庙官窑,并揭示了汝州宋徽宗时新建的汝州文庙官窑的造型特点釉质及支钉痕的形状。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及反复认识,我认为该器应为汝州文庙官窑所产的汝州新窑器——铁骨大观釉(天青色)蒜头瓶。该器也是以玛瑙沫入釉,所有在不同的光线照射下呈现不同的颜色,其胎骨为羊肝色。该器釉色和支钉痕与宝丰清凉寺汝官窑的也部一样。其烧结温度显然要比宝丰清凉寺汝官窑的烧结温度高。宝丰清凉寺汝官窑据陶瓷史学家考证应在1086年——1106年(崇宁5年)的二十年间生产。崇宁五年后宋徽宗便另立新官窑自行烧造。这时恰恰是宋徽宗大观年间(1107-1111年),此后便是政和,重和,宣和年间。1111-1126年(宣和7年),至于有些书上写政和宣和年间的汝州新窑器,这也完全不矛盾。政和宣和年间文庙窑正热火朝天的烧造呢!看来汝州新窑器,应该从大观年间就开始烧造了。不然清雍正皇帝仿铁骨大观釉将从何谈起?如果历史上无铁骨大观釉,雍正年间将如何仿铁骨大观釉呢?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微信扫码

咨询电话

0375-697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