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著名收藏家徐展堂先生,曾以154万美元之巨资购得一件直径仅为8厘米的汝瓷小碟,引起世界收藏界的轰动。
北宋时期,由于经济繁荣、科技进步,陶瓷生产得到空前发展。汝瓷由于进贡朝廷,所以又称汝官瓷,窑址在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一带。被誉为“汝、官、哥、定、钧”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它的特点是釉色天青,釉面布满小纹片,胎质细腻,呈深灰色,俗称“香灰胎”,通体上釉,入窑前,坯底用细小耐火泥钉支撑。
据陶瓷考古前辈陈万里先生推断,汝州烧宫廷用瓷的时间为宋哲宗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至徽宗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北宋晚期,因朝廷使用的定州白瓷口部不上釉,俗称有“芒”或称“芒口”,不堪用,朝廷才命汝州烧造青瓷进贡。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汝官瓷出戟尊,底部刻有“奉华”两字,为北宋奉华殿的专用之器物。由于烧造时间短,所以到南宋时就极难觅得。自宋至元、明、清,历朝都有规定,汝瓷不许随葬。当时苏东坡倾心于汝官瓷,据传,他遗嘱死后葬于汝窑窑址之侧。《红楼梦》中也有介绍,王夫人把汝瓷的“美人觚”视若珍宝,摆在案头上以显示富贵。现今存世珍品据说仅60余件,分别藏于英、日、美等国和北京、上海、台北一些大型博物馆内。图中一件汝瓷三足洗,现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高4厘米,口径18.5厘米,足距17厘米,直口、平底,底下承以三足。洗内外满釉,外底均匀分布5个细小的支钉痕,小如芝麻,十分清秀,是典型的汝官瓷烧制法。釉色纯正呈天青色,温润如玉,釉面则开细碎纹片。规整的造型,纯正的釉色与釉面的细碎纹形成对比,使单一的青釉增添了节奏韵律之感,显示出宋代追求理性之美的时代艺术风格。这是代表汝官瓷水平的杰出之作。
乾隆皇帝喜欢作诗,传世的诗作有近5万首,其中吟咏陶瓷的诗作有200余首,多刻于清宫收藏的瓷器上。汝窑三足洗一直在宫中流传,清代乾隆皇帝对此器备加珍惜,专门吟诗一首,令宫廷玉作匠师镌刻于器之外底,诗曰:“紫土陶成铁足三,寓言得一此中函。易解本退藏理,宋诏胡夸切事谈。”下署“乾隆戊戌(1778年)夏,御题”。镌刻字体为隶书,十分规整,字和诗融为一体,更为此三足洗增添了色彩,使之成为传世汝窑瓷器中难得的一件珍宝。
汝官瓷还有许多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成吉思汗的母亲得青衣童子托梦,嘱大汗往荒寺白塔中觅宝,可得120件,结果攻陷汴京时只得90余件。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中华国宝在美国巡回展出。英国戴维德爵士专程搭机从伦敦飞往华盛顿,意欲亲手摸一下梦想已久的汝官瓷。当时他因病只能坐在轮椅上,由于瓷器已放入橱窗陈列,工作人员拒绝了他的要求。3个月后,正当工作人员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开箱时,这位英国爵士竟又赶来了,主持人只得破例满足他“摸一下汝官瓷”的强烈欲望。这位年迈的英国爵士激动地说:“我是一名中国瓷器的鉴赏家,如果今天不能亲手摸一下汝官瓷,死都不会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