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谈谈汝窑的性质问题

[日期:2009-03-06]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 [字体: ]

关于汝窑的性质问题,目前学术界有五种观点

(1)官窑论:冯先铭提出汝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专为宫廷烧御用瓷,一部分烧民用瓷。李辉炳和傅振伦认为汝窑有可能或者就是北宋官窑。孙新民依据2000年度汝窑中心烧造区的地层关系及发掘成果推论:"汝窑瓷器的发展过程可能是:先由青绿釉刻花镂孔钵过渡到青灰釉裹足洗。然后烧制出成熟的汝窑天青釉瓷器"、孙新民只提到"汝窑",把"汝窑"与"民窑"相比较,但没有明确指出是宫汝窑,当然传统观念上的宫汝窑即是汝窑。郭木森依据发掘的器物与传世品比较,认为清凉寺天青釉汝瓷烧造区是专为宫廷烧造"御用汝瓷"的瓷窑,是"供御"而不是像越窑、耀州窑、龙泉窑的"贡御"。赵文军、郭木森、李德敏从发掘情况看,把清凉寺窑区分成汝赛中心烧造区和民窑综合烧造区,明确了清凉寺窑区存在汝官窑。吕成龙对《负暄杂录》和《坦斋笔衡》所记"京师自置(窑)烧造"的"京师"作了考证,并认为北宋不可能在汁京设置官窑,而京师自置窑烧造的意思就是朝廷在汝州设窑烧造。李广宁通过官用交通路线--大运河考古发掘资料出土的一大批北宋各窑口的瓷器,包括很多民汝瓷器都没有一件宫汝窑瓷器的现象,说明官汝窑瓷器不是一般商品瓷器,从而确定汝窑是皇家御用的宫窑性质。

(2)贡窑论:汪庆正《汝窑的发现》一书认为"民汝与汝它可能只是并行的两条线,不能形成先后或因果关系;或者宝丰清凉寺窑生产的民汝器尚待有新的发现。"提出汝窑是贡窑的观点:周丽丽认为汝容是民窑,与曾作为贡瓷的越窑秘色瓷、耀州窑青瓷、钧窑瓷的釉色、造型、装饰、工艺比较分析,说明了汝窑是贡窑。但作者仍然把汝窑称"御用瓷",这里的概念似乎与郭木森等人的"御用汝瓷"不同。

(3)民窑论:蔡毅在这一问题上提出了一个反证,即北京官营手工业管理机构"文思院"有若干分工细致的各种手工艺机构,即"作",惟独没有陶瓷"作"。再结合故宫旧藏流传的不可靠性和其它文献,而论证汝窑"非官营手工业的职能"。

(4)贡一官中间论:张东认为汝窑具有官方性质,但是从《清波杂志》所记载的落选品可以出卖的情形看,是从贡瓷走向官窑的中间阶段。冯小琦、王莉英从称谓上区分,认为河南汝州、宝丰、鲁山一带都出青瓷,竞称法窑,而应该清凉寺是贡窑,烧造御用瓷器,烧造民用瓷器的应称宝丰窑,汝州称临汝窑,鲁山称鲁山窑。认为汝官窑多少带有官窑性质,但实际上还不是具备宫窑的应有条件,以称"汝窑"比较适当。

(5)多元论:陆明华认为从瓷片堆积情况看,主要是挖沟或挖坑埋藏废品,属干宫窑性质,但是认为"这一窑场是北宋中央政府的官窑还是地方政府的宫窑,目前还有待研究。"同时认为"汝窑瓷器烧造可能呈现出了一种多元化的烧造格局。"汝窑的烧造年代范围攻,在北宋晚期已成定论,但具体时限,研究者意见不一陈万里、冯先铭认为在哲宗元枯元年(1086)至徽宗崇宁五年(1106)的20年间。叶喆民认为大体可在元佑元年(1086)至宣和末年(1125),即哲宗、徽宗时期。李辉柄先生认为大约始于政和元年至北宋灭亡的宣和六年(1125),即十四年间。孙新民认为汝窑的创烧不晚于神宗元丰年间,成熟于宋哲宗时期。郭木森认为汝窑创烧于宋神宋时期,盛烧于宋哲宗时期,停烧于宋徽宗初期。李广宁认为汝官窑从政和年间烧造,毁于靖康年间金人的战大,最多只有16年光景,之后即有南宋官窑一一修内司窑的建立。
(花间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微信扫码

咨询电话

0375-697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