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花钱不多练眼力残损文物有藏家

[日期:2009-03-06]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名山 [字体: ]

  历代收藏家都以稀罕且完整无缺的“美器”为标准,往往瞧不起甚至完全忽视伤残文物的收藏,致使许多文物价值极高的伤残器遭到彻底毁灭或遗弃。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残损文物也或多或少地具有收藏价值,可以花不多的钱买到它们,锻炼自己的眼力。如今,在天津沈阳道、北京潘家园旧物市场,都可以淘到残损程度不同的各种器物。

  受旧观念影响,伤残器物往往为众人所不取,价格都较低廉。以较少的钱收藏价值较高的东西,是一件很划算的事。真正懂得审美的人,不仅懂得欣赏完整的美,也会懂得欣赏残缺之美。著名的汉代青铜器“马踏飞燕”,郭沫若发现时已残损不全,险被丢弃,但正因为它绝无仅有,所以堪称国宝。在历史遗物日益稀少的情况下,把眼光放到伤残器的集藏上来,是一种明智而且意义非同一般的选择。

  收藏爱好者平时留心于伤残品,一定会有意外的发现和惊人的收获。古瓷学家公认元代瓷器不标款识,最早标款识是在明永乐的压手杯上,而一位收藏爱好者却拾到了一片标有一个正楷“元”字的杯底残片。著名陶瓷鉴定家耿宝昌在其专著中介绍的成化年青花携琴访友梅瓶,这位收藏爱好者也拾到了半个,这是在北京各博物馆也不一定能有机会看得到的。有些较古老的瓷片,比如南北朝时的青釉,宋元时的影青、龙泉青瓷、吉州窑黑瓷,能捡到也是好运气。

  残损文物本身具有艺术欣赏价值,还可适当改造利用。有的收藏者用两个龙泉青瓷笔架残片粘合成一个新笔架来搁毛笔,用残破青花瓷茶叶罐当砚台磨墨,用帽瓶残段来盛水做笔洗用,都是变废为宝。

  收集残损文物,可以练眼力。如要认识瓷片的价值,可以向专家学者当面请教,雅聚藏友共同切磋,与专业书谱对照,参考本地博物馆藏品、考古部门出土考古报告、本地考古专家著述。瓷片收藏爱好者往往到工地寻觅,到历代灰坑查找。等辨识瓷片后,偶尔在古玩市场向摆瓷片的摊主购买,辨识混杂其间的鱼目。例如现在市场上不少仿宋影青的划花碗,粗看有点像,但破绽明显,主要是划花无神。宋代窑工对手划的纹饰已烂熟于心,随心所欲,一刻而就;而现在的模仿者功底差,且要一笔笔地临摹,所以划出的花纹失神。

  有人见残损文物能够卖钱,就在这方面造假,目前京、津等地市场上假瓷片也不少。据有经验的收藏者介绍,洗瓷片,有一个感觉,就是从土里出来的瓷片放入水中清理时,有一种滑腻腻的感觉,像上了油一样。而现在新仿的瓷片也有这种滑腻腻的感觉。收藏者如果照搬原来的知识,不精研细究,就免不了上当受骗。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微信扫码

咨询电话

0375-697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