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文物鉴定专家细说“鉴宝”内幕

[日期:2009-03-06] 来源:新华网河南频道  作者:桂娟 李霞 [字体: ]

     
    俗话说:"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历来为文人雅士所喜爱的古玩、字画等藏品,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我国各地古玩文物交易也日趋红火,收藏,正成为继股票和房地产之后,中国内地最"火"的投资方式之一。与此相辅相生,作为疏通文物收藏渠道的首要环节lDlD"鉴定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当收藏者怀揣"宝物",期望自己一夜暴富时,他们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今天,谁来为我们鉴宝? 带着好奇和疑问,我们走进了国家文物出境鉴定河南站站长、河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员夏志峰。

事例    古玩行当“奸诈”知多少 
   
     "古玩行当的奸诈由来已久",夏志峰一针见血地说,自民国时期以来,古玩行业就存在两种奸诈:把假的说成真的,把真的说成假的,目前市场上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

    把真的说成假的意在据为己有。他举例说,有人拿了一个乾隆时期的寿桃形瓷壶,鉴定者一眼就看上了这件文物,想把它搞到手,就故意说文物是假的,然后让另外一个人花了很少的钱把这个东西拿下。

    更多的情况是把假的说成是真的。记者在郑州古玩市场曾碰到一位退休干部张大爷,他看中了一个"明代"青花瓷瓶,怕自己眼力不行,就请专家鉴定,经鉴定是真的后,就倾其所有买了回来,谁知是一件赝品,张大爷气得病倒在床。"古玩市场道道太多了,不但文物假货多,鉴定也是假冒的也多呀。" 

   现藏故宫博物院汝窑珍品——碗

    夏志峰说,在鉴定这个行当里,确实有些人可以看出东西真假,具备一定的鉴定能力,但他们出具的鉴定书,往往与实物不符。他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把新仿的工艺品当"宝物",因为他拥有知名专家写的鉴定意见,认定是唐、宋时期的文物,但这些东西一看就不是文物,说明一些文物鉴定者的操守出了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夏志峰认为,这是利益使然,因为社会上文物鉴定的收费,是按估价的10%收取的,估价越高,鉴定费自然就越高。另外,有些人和有关拍卖公司、古玩收藏商人联手,将赝品说成是真的,更有甚者,直接和盗掘古墓者串通一气,在坑蒙拐骗消费者的同时,也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他提醒收藏者说,正规的鉴定部门一般不对民间出具鉴定书,只从一件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等方面,鉴定一件文物有无收藏价值,从来不给文物估价,收取的费用也很低,一般是按物价部门的规定,每件20元。如果你拿到了某个专家或某个团体的鉴定书,市场价标得很高,你就要小心了,事实上,只要是标出了价格,鉴定的权威性就要大打折扣。


问题    古玩为何真假难辨
   

    投资古玩的风险是买到假货,而让广大收藏爱好者最烦恼的也正是真假难辨。究其原因,夏志峰认为,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文物仿造,假东西多,作伪手段不段翻新、提高,不经磨难、砺练出一双"慧眼",是很难识别的。

    中国曾出现过四次作伪高潮,第一次高潮出现在宋代,以仿造商、周青铜器为主。第二个高潮是清乾隆时期,主要是名人字画造伪、作假,连乾隆皇帝也难辨真假,当时好多的书画赝品上都有乾隆的题跋。第三个高潮是晚清到民国时期,大量复制、仿造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文物,无所不造、无所不仿。第四个高潮是改革开放后,随着收藏热的兴起,各种仿古工艺厂多如牛毛,仿造的东西五花八门,作伪手段更为高超,造假者之间达成了一种默契,有了一定的分工,市场逐步专业化。 

    出于提高鉴定技能的需要,夏志峰经常下去暗访各地的造假作坊。他说,高科技手段被运用到文物造假上,使作伪登峰造极、自成体系。比如,运用三维扫描技术,做出的东西和原物一模一样,而硅橡胶翻模技术的运用,使仿品上的花纹与原物没有任何差别。

    作旧的方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不外乎物理和化学两种。在物理的方法中,主要有"移花接木"术:即通过粘贴、镶嵌和挪移的方法,把一些旧的、残破文物上的部件、皮壳,粘贴到新的文物上面,然后沾上土、上色,仅仅把真的那一部分露出来。

    "老料新工":用古代的材料,通过新的工艺进行仿造,把破碎的文物磨碎,重新作样、烘干。这种作伪,有时人可以看得出来,机器却检测不出来。还有的在古代空白的砖上刻花,在没有花纹、铭文的古玉、铜器上面,镶上金银或翠玉,使其市场价值大大提高。

    "老料新器":有些文物的底部是真的,在上面接一个新的;有的仿造物,其瓶口和底部是真的,中间部分是假的。有时为了追求高利润,造假者甚至不惜把文物锯开。

    化学方法被广泛运用于"作旧",即用化学溶液对仿品进行浸泡,慢的3天,快的几分钟就能使器物变样。夏志峰说,有一次他亲眼看见一件仿品,几分钟内,一下子老了800年,并且没有任何浸泡的痕迹。特别让人惊奇的是,有些化学溶液能使铜锈从仿品中自然长出来,抠都抠不掉,而在过去,假锈怕烫、怕高温,一碰就掉。

    经过浸泡的仿品,还需要同原墓中的墓土,一起埋到地下,再在其上种些有根系的植物,这就叫"养",经过三到五年,植物的毛细管就长到了仿品上,这时再拿出来出售,很能乱真。

    如果仿的是传世之物,造假者则需要在手中把玩几年,或者放到农村老百姓家中,接受自然的烟熏火燎,使其慢慢旧掉,这样"养"了几年之后,就和真品很接近了。

探讨    谁在搅动古玩市场?
   

    刚刚在郑州落下帷幕的全国第六届文物艺术品交流会,吸引了全国各地50多家文物商店和众多收藏爱好者,仅仅3天交易额就达到600多万元,有人一口气买了15件玉器。《收藏》杂志一项统计表明,中国现有各类收藏协会、收藏品市场近万家,各类专题和系列收藏500多项,3千万收藏者热衷此道,约占人口的3%。收藏品市场交易额庞大,仅北京文物收藏品市场交易额一年就有11亿元人民币,地下交易更是无法统计,而且年年有增,势头强劲;全国每年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大约为10亿元人民币。收藏为什么越来越热呢?

    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书记许天申说,首先是经济力量的推动。文物艺术品升值的潜力非常大,拍卖市场上基本上是一年升值30%至50%,有些文物过两年再拍,升值一倍,这种情况刺激有钱人投向这个领域。以征集流散文物为已任的文物交流中心,过去的主渠道是民间,通过走村串户或各县的文物代购点征集,那时到县里一贴广告,老百姓就会源源不断地把各种文物送来了,几元或几十元就能收购到一些很不错的藏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0年前后,现在这个渠道已不复存在,偶尔有人送来,往往是开出天价,难以接受。

    夏志峰也说,经济发展使得人们手上有了闲钱,开始抱着投资的心理买古玩。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升值潜力巨大,前几年晚清文物都不值钱,现如今民国货成了主打产品,一些好东西"沉底"后就不再露出来了,文物市场呈现出僧多粥少的局面。如果眼光好,东西看得准,搞古玩是有大利可图的,唯一的风险是买到假东西。

    搅动古玩市场的另外一种力量是,一些投机分子故意炒作市场价格。据夏志峰介绍,他们的操作方式和炒股票一样,先投入巨额资金,大量收购某个时期的古玩,使其价格一路飙升,炒起来后,再慢慢"放水"。曾经有个拍卖行炒作乾隆时期的青花瓷瓶,就到全国各地进行收购,进而垄断了整个市场。由于古董交易期长,连动性强,不容易被识破。另外,一些外国政府或财团出于政治或文化上的动机,介入中国古玩市场。1996年,韩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收购高丽青瓷,几千块的东西炒到了几十万元,这批文物最后被中国政府查获。

    媒体和拍卖行的炒作,也为收藏热推波助澜,上海市拍卖行10片甲骨文竟然拍卖到480万,这在夏志峰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提醒    收藏并不需要"鉴定书"
   

    夏志峰还讲了一件他亲身经历的事情。有一次,有个人拿来一个元宝要做鉴定,说是他侄子花了15万买的。经鉴定,这个元宝是假的。不久这个人又来到鉴定站,非要一份鉴定书,说是因为他的鉴定意见,他和侄子打起了官司,侄子认为他"掉包"了,索赔15万元。

    "这件事说明现在民间收藏非常盲目",夏志峰说,有的人见到东西就想买,而有的人张嘴就开出天价,期望值太高。从国内媒体中出现的文物艺术的估价看,比器物实际价值低估的现象很少,往往是不切实际的高估,来满足人们对金钱的渴求。宣传上的误导,让许多人把对金钱的梦想寄托在一件"宝物"上,幻想一夜之间成为千万富翁,这样,不仅扭曲了正确的收藏观,还是许多人上当受骗的原因。事实上,收藏的出发点不能落到投资上,而是为了陶冶情操,搞收藏根本不需要鉴定书。

    他建议,收藏爱好者首先应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给自己的收藏定一个门类,比如鼻烟壶、表、锁等,不能见什么买什么。然后好好读几本书,提高自己文化修养和专业知识,先把脑袋武装起来,还要多跑跑博物馆看看实物,再转转古玩市场,先不要下手买,重要的是先看、先"练眼"。有了一定眼力,可以试试手,交少量"学费"买一些不太贵的古玩,再找一些真正的鉴定专家请教、切磋。经历了以上种种过程之后,还需要建立自信心,这是搞收藏的最重要心理品质,千万不能轻信别人。


根源     文物鉴定呼唤行业准入
   

    国家文物出境鉴定河南站站长、河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员夏志峰说,目前文物鉴定中存在的种种混乱,已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合法的文物市场。

    "最大的问题是这个行业缺乏准入制度",夏志峰说,目前我国的文物鉴定是没有什么标准可依的,在行业资格的管理上也没有明确规定,开一家鉴定工作室和俱乐部从事文物鉴定,根本没有门槛,既不需要到文物部门申报,也不需要任何手续,只要到工商部门登记或在民政部门注册一个民间团体就可以了。这是目前文物鉴定行业混乱、从业人员五花八门的根源所在,相关法律和政策上的空白亟待弥补。

    他说,文物鉴定有着很强的学术性和技术性,不是你学问深、资格老甚至是考古专家就能担任的,因为一个优秀的文物鉴定人员既需要扎实的理论根基,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鉴定技能。据他介绍,国家文物局每年举办一次文物鉴定资格考核,难度非常大,一般情况下每年只有五、六人能通过,最多的一年通过了14人,像河南这样一个文物大省,取得这种资格的目前只有7个人,全国不足百人。文物鉴定人才奇缺,也与我国高等教育对鉴定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有关,大学本科院校没有鉴定专业,考古专业只上半学期的鉴定课,这是远远不够的。另外,文物鉴定部门的编制短缺太厉害,文物系统内部的工作都忙不过来,很少有时间为社会提供服务,更满足不了现在的市场需求,使得一些人有机可乘。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所谓的收藏家协会、鉴赏家协会,以及各种纸质、视频媒体,都在开展鉴宝业务,甚至有个别人,几乎什么都不懂,也能打起大招牌,自封为著名鉴定师、专家,在古玩城摆起了地摊为人鉴宝。有的团体拉大旗做虎皮,用别人的名字支撑门面,比如聘请两位顾问、专家,每月支付300到500元的顾问费,这些团体看起来好像很正规,事实上骗人的事也不少。

    "这些所谓搞鉴定的人,往往是皮条客",夏志峰不客气地说,他们大都和古玩交易有联系,或者本身就是古玩交易的幕后操作人。有些人去鉴定时,他们就将收藏品"备案",等到另外想收藏的人到他们哪儿咨询,他们就充当中间客,两边通吃。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微信扫码

咨询电话

0375-697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