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从“年轮”紫砂茶器看传统文化

[日期:2009-03-06] 来源:江苏新闻网  作者: [字体: ]

     张正中,1964年生于江苏省宜兴,毕业于江苏大学美术系,现为宜兴紫砂工艺厂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校外辅导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聘客座教授、“中国紫砂优秀青年陶艺家”称号,2004年被评为“中国紫吵十二精英”。作品以其感性创造在理性紫砂世界中独树一帜,并被誉为学院派传统融合的典范,作品多次在海内外大展中获奖.

 

    2001年作品《海风组壶》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银奖:2002年作品《年轮》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师精品博览会”金奖:同年作品《海风》、《星际》入选埃及“第六届开罗国际陶艺双年展”《海风》被收藏于中国驻开罗大使馆:《束柴三友》、《寿桃》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与香港茶具博物馆收藏:《朽木可雕》被无锡博物馆收藏:2003年《天地》获“第二届全国陶艺展”金奖、《脱颖》获“第二届全国陶艺展”铜奖:2004年《天地》入选法国“中法文化年系列美术作品展-陶艺展”并入选加拿大“中国现代陶艺展”:2004年《潺》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展。《人民日报》、《装饰》台湾《紫砂金砂》香港《文汇报》等报刊杂志多次报导其作品。

 

    在张正中的理念中,紫砂陶以其匠心独具的表现形式、端庄雅丽的迷人风采、气韵生动的造型艺术、精美绝伦的手工工艺独步海内外,赢得了“世间茶具称为首”之盛誉。紫砂陶所包容的传统文化内涵,所表达的情感气质方式,在陶瓷文化的表达中取得了艺术生命的长盛不衰。紫砂陶自它从一般的日用品“脱胎换面”,成为独树一帜的“国之瑰宝”那一天起,就与文化艺术结下了不结之缘,历代文人对紫砂陶的关注、钟爱、参与,乃至与艺人联手合作,不断提高着紫砂陶艺与文化艺术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艺术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条件之一。人,透过语言做思想上的交流,透过艺术的形象做心灵的交流。”

 

    张正中一直这么认为,紫砂陶艺既是物质产物,又是精神产品。它将诗书画铭吸纳交融,使其充盈文化味和书卷气,在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与鉴赏需求的同时,又融洽地将人们的思想情感尽情展露。从历史来看,不少著名的文人学者、名家雅士及诗书画家等曾以各种形式参与紫砂的创作,并在每个时期影响着紫砂陶艺的发展,其中之杰出者数不胜数,如董其昌、项元汴、朱石梅、陈鸿寿、吴昌硕、蔡元培、于佑任……等。

 

    由张正中所作“年轮”紫砂壶是属于“花器”一族,在紫砂行业中,有花器、光器、筋纹器等几大类别,所谓“花器”(俗称花货)是指以自然形态为模拟对象经作者加工提炼而作出的紫砂器皿,这类作品的主要特征是造型生动活泼,情趣性强,来源与自然,易让人接受。紫砂花器的发展,是和长期在这方天地中默默耕耘的紫砂人分不开的,张正中在紫砂花器创作工作中艰辛跋涉十数载,“年轮”紫砂壶就是他在从事这方面创作工作经历的一个里程碑,也为紫砂花器行业作了新的诠释。

 

    张正中说,艺人在与文人的结交中,耳濡目染,交流切磋,并在文人的带动熏陶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素养。著名艺人时大彬早期的作品上还需请人在壶体上挥毫代书,后往来于娄东,结交文人学士,不但制壶风格由大及小,为之一变,而且书法大为长进,“削竹镌留十字铭,居然楷法本黄庭”;制壶大家陈鸣远“足迹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延揽”,他与海宁名士扬忠纳等交友甚深,影响所及不但制壶上面“一技之能,世间特出”,而且“形制款识,无不精妙”,铭刻书法古朴雅丽,有晋唐风格;陈鸿寿由定制砂壶至亲自设计茗壶,交由名工杨彭年精工细作,使砂壶艺术中渗入了浓厚的文人气度和品格,使其古朴淳厚,不媚不俗,亦使“彭年曼生壶”名扬海内外,成为文人与艺人珠联璧合的典范,开创一代新风。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微信扫码

咨询电话

0375-697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