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手工技艺入选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3/6 18:50:26

    昨日获悉,河南省人民政府日前批准了省文化厅确定的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向全社会予以公布。 
  河南省人民政府日前批准的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分14种148项(详见右表)。省政府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为加快我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实现中原崛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文学 
  (18项) 
  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汝南县)、花木兰传说(虞城县)、盘古神话(泌阳县、桐柏县)、蛇闹许仙传说(鹤壁市淇滨区)、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武陟县、汝南县、西平县、平舆县)、柳毅的传说(卫辉市)、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辉县市)、邵原创世神话群(济源市)、汉族叙事长诗《郭丁香》(固始县)、愚公移山传说(济源市)、赵氏孤儿传说(温县)、大禹神话传说(禹州市)、王莽撵刘秀传说(西平县、遂平县、内乡县、灵宝市)、灵宝黄帝传说(灵宝市)、葛天氏传说(长葛市)、牛郎织女传说(南阳市)、竹林七贤传说(修武县)、帝舜传说(濮阳县) 
  民间美术 
  (15项) 
  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市)、黄河澄泥砚(郑州市惠济区、孟州市、陕县、新安县)、汴京灯笼张(开封市)、柘城李秀山泥塑(柘城县)、农民画(舞阳县、汝南县)、虢州石砚(灵宝市)、秦氏绢艺(滑县)、方城石猴(方城县)、民间剪纸(陕县、灵宝市、卢氏县、辉县市、鲁山县)、卢氏木版年画(卢氏县)、滑县木版年画(滑县)、洛阳宫灯(洛阳市)、泥咕咕(浚县)、东岸桃核雕花工艺(上蔡县)、重阳茱萸绛囊(上蔡县) 
  民间音乐 
  (19项) 
  板头曲(南阳市)、中州筝派(河南省艺术研究院)、筹音乐(许昌市)、司马懿得胜鼓(温县)、超化吹歌(新密市)、唢呐(沁阳市)、大铜器(西平县、遂平县、郏县)、开封盘鼓(开封市)、武陟盘鼓(武陟县)、官会响锣(项城市)、轧琴(舞钢市)、信阳民歌(信阳市)、郑王词曲(沁阳市)、西坪民歌(西峡县)、武德镇抬鼓(温县)、洛阳海神乐(洛阳市)、黄河号子(河南黄河河务局)、中州大鼓(新乡县)、大相国寺梵乐(开封市大相国寺) 
民间舞蹈 
  (15项) 
  火龙舞(孟州市)、苏家作龙凤灯(博爱县)、高抬火轿(沁阳市)、齐天圣鼓(灵宝市)、回民秧歌(项城市)、大仵民间舞蹈(柘城县)、跑帷子(汤阴县)、花挑舞(固始县)、艾庄铜器舞(许昌县)、豫西狮舞(洛阳市大里王狮舞、巩义市小相狮舞,洛阳市、巩义市)、麒麟舞(兰考县、睢县)、火绫子(商城杈伞舞,商城县)、双人旱船舞(临颍县)、沈丘回族文狮舞(沈丘县)、内乡县衙春节岁时节令“打春牛”(内乡县) 
  民间戏剧 
  (22项) 
  豫剧(河南省艺术研究院)、曲剧(河南省艺术研究院)、越调(周口市、许昌市)、大弦戏(滑县、濮阳县)、罗卷戏(汝南县、滑县、内黄县、通许县、范县、邓州市)、目连戏(南乐县)、道情(太康县)、宛梆(内乡县)、四平调(商丘市、濮阳县)、大平调(濮阳县、滑县、延津县)、皮影戏(灵宝市、罗山县)、杠天神(新蔡县)、怀梆(沁阳市)、清丰柳子戏(清丰县)、河阳花鼓戏(孟州市)、二股弦(武陟县)、光山花鼓戏(光山县)、淮调(安阳县)、扁担戏(新蔡县)、扬高戏(三门峡市)、二夹弦(开封市、睢县、滑县、延津县)、落腔(内黄县、辉县市、长垣县、淇县) 
  曲艺(8项) 
  河洛大鼓(洛阳市)、河南坠子(河南省艺术研究院)、王屋琴书(济源市)、灶书(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华汝瓷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