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扬起复兴汝瓷的旗
2009/3/6 18:51:52
中央电视台一条新闻报道:北京红太阳拍卖行以1亿6千万的天价拍出一件汝瓷观音瓶,创下古陶瓷拍卖之最。当我们把目光聚焦于汝瓷时,我们发现价值的背后是一个个创造价值的奋斗者和创造者。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汝州市汝宝斋汝瓷厂厂长胡忠成是这个队伍中最“天青”色的一位。
风中扬起复兴汝瓷的旗
——记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汝州市汝宝斋汝瓷厂厂长胡忠成
2008年2月,北京钓鱼台国宾馆。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align=left border=0>
同著名词作家阎肃在钓鱼台国宾馆
全国人大常委会蒋正华副委员长宣布成立“中华民族艺术珍品评审鉴定委员会”,并为首批评审专家颁发证书。在这次会议上,我们见到了河南汝州市汝宝斋汝瓷厂厂长胡忠成先生,他为我们揭开了汝瓷存留在历史上的神秘面纱,也为我们讲述了复兴汝瓷的传奇故事。
诱人的天青色,燃情信念的旗
曾居五大名瓷之首的汝瓷始于唐鼎盛于北宋,因产地汝州而得名。有“青瓷之首,汝窑为魁”之说。
汝瓷的神秘是从诞生开始的。
800年前,用瘦金体书写历史的北宋皇帝因为一个雨过天晴的梦,便把天青色的汝瓷推向了历史的繁华。当我们唱着青花瓷想像那美丽女子的时候,殊不知汝瓷的政治坐标与风雅神韵让那女子成为一种永恒,在“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画意里,一朝梦回千年。
这份天青色,迷恋了北宋的皇帝,也诱惑了汝州的一位年轻人。1986年4月,胡忠成来到临汝县(今汝州市)工艺美术汝瓷厂当了一名临时工。先在厂里劳动服务公司石膏加工厂学习石膏粉加工工作。后来又到成型车间干杂工,到烧成车间学烧窑。1988年被调到匣钵车间制作耐火砖,整天累的腰酸背疼。本来只为生存的他,一天偶尔得到一份关于汝瓷的简介资料,并在厂里只给领导观看的展厅里看到了汝瓷迷人深沉的天青色,他顿时陶醉了:釉面温润如玉,如雨过天青般美丽,通体开片纹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底部满釉支烧技术称的上一流,真不愧“汝瓷为魁”的称号。那一刻,他似乎觉得自己的生命就是为汝瓷来的。从此汝瓷“ 宁静幽雅尊贵而又含蓄,像湖水一样清逸,像太空一样出尘”的朴素之美深深地烙在了他的心里。
一边是国宝,是梦,一边是临工时,是穷。他们能联系起来吗?根据规定参与研究的技术员必须是国家正式职工,一般职工难以接触。胡忠成没有想那么多,强烈的爱好让他开始收集着汝瓷的所有资料和报道。功夫不负有心人,1988年因为能吃苦耐劳又善于钻研,被调到厂里新上的炻瓷生产线担任工段长。生产炻瓷碗盘专供出口。短短一年时间,从制作到、烘干、施釉熟练掌握了各个环节的工艺操作并成为技术能手,白天在厂里干,晚上在家一个人琢磨。从临时工小学徒到班组长再到车间主任,在锤炼中,他成了汝瓷厂的一名骨干。1993年企业组建汝州市万兴企业集团公司,他被吸收加入了党组织,又招录为企业正式职工。1996年调到美术汝瓷厂办公室任主任,工作的变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环境更有利于对汝瓷的研究和学习,多年来他先后翻阅了《陶瓷工艺学》,《陶瓷造型设计》,《陶瓷模具制作》等相关书籍。虚心求教于厂里的老职工、老工程师,点点滴滴的知识积累为日后的创业打下了基础。
阳光洒在风雨后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align=left border=0>
胡忠成同国际陶协主席珍妮特.曼斯弗尔德女士交谈
2004年美术汝瓷厂宣布破产后,胡忠成终于可以真正开始他至爱的行程。
胡忠成先在市区建兴街租了店面,汝宝斋汝瓷工作室开张了,不大的店面成为汝宝斋汝瓷厂的前身。2006年 5月5日,在汝州市北环路中段,胡忠成筹资建成了汝宝斋汝瓷厂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华汝瓷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