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艺品到艺术品 当代陶瓷登堂入室
2009/3/6 18:50:30
拥有50年历史的景德镇陶瓷学院近日首次进入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型展览,对于当代陶瓷艺术来说,其意义非同一般。但是,也还有许多问题不是一次高规格的展览所能解决的。
邹晓松: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孟树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景德镇陶瓷学院76级毕业生
钱军益:北京艺术陶瓷收藏家、景德镇艺术陶瓷销售商
虽然景德镇陶瓷学院进京举办大型师生作品展仅为一周时间,但由于是50年来首次进入中国美术馆,因此艺术界与收藏界颇为关注。那么,这样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有着怎样意味深长的内容呢?
艺术陶瓷进入美术馆意义何在
邹晓松:展示学院成就,完成与社会互动。
从1989年后,陶院进京展览基本没有间断,但是作为学院整体的学术作品展与建院50周年庆典的一部分,并把展览地点选在中国美术馆,这是第一次。院方希望通过展览与社会、市场互动,向艺术领域的专家、艺术爱好者、陶瓷收藏者等等汇报陶院50年来的办学成果,展示陶院师生艺术精品。从整体效果看,北京的收藏家以及一些艺术机构,对于这次展览非常关注。陶院也在同各方的交流过程中获得了很多新鲜信息。
与传统陶瓷师承方式不同,作为艺术院校,陶院的教育是科学的教育体系,按照艺术的教育规律来设置课程,不同的老师带来不同的知识,多样的艺术熏陶有助于艺术创作者的个性养成。同时,学院的另一个优势就是与国内外艺术院校的交流,包括学术的交流、人员的交流等,极大地开拓了陶瓷创作的视野。
有人说,景德镇陶瓷学院就是当代陶瓷艺术领域中的黄埔军校,其多年所培养的陶瓷艺术人才在全国各地的陶瓷领域中发挥着骨干作用。专家们也希望看到陶院能够在陶瓷艺术发展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孟树锋:走出来办展就是突破。
本次展览确实不错,传统的青花、五彩、粉彩,如今较多运用的综合装饰等都有,很多现代陶艺作品也表现出新的风格变化,可以说,展览基本反映了景德镇陶瓷学院50年发展历程。50年来,景德镇陶瓷学院培养的人才散落到各大院校与陶瓷艺术各个领域,对于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应该通过展览体现这样一种影响。其实,在2006年6月,也就是1年之前,中国美术馆就举办了一次大型陶瓷邀请展,当代陶瓷艺术被关注的趋势已经显现出来,同时通过展览也对大众进行艺术教育。
景德镇当地交通比较发达,但文化氛围、影响力等与北京这样的城市无法相提并论,陶院在50年庆典的时候不拘于一隅,走出来到北京办展,本身就是一个突破性举动。陶瓷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涉及到工科、理科、文科,既有美学的部分,也有工艺流程的部分,陶瓷学院是最有可能深入发掘研究陶瓷艺术的部门,以景德镇陶瓷学院对于中国艺术陶瓷的重要性来说,它在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很值得思考。
钱军益:当代陶瓷需要高水平艺术展。
作为国内惟一一所陶瓷专业学院,陶院汇集了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陶瓷艺术家中的精英,可以说,陶院师生迟早会成为陶瓷市场中的主流。这次陶院在美术馆办展,无论是活动规格,还是展品水平都比较高,也受到藏界的特别关注。
一方面,当代艺术陶瓷收藏市场目前急需真正的高水平展览,因为惟有高水平展览才可以体现当代艺术陶瓷的魅力,展示当代艺术陶瓷的发展状况、潮流与方向。现在艺术陶瓷办展大多以商业方式运作,常常由于层次不够,视野狭窄,拿不出精品等原因,办得不伦不类,不能给收藏者以引导。另一方面,将众多大师的精品集中组织起来并面向公众展示确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恐怕也只有像陶院这样的单位才有号召力能做起来。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华汝瓷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