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研讨会:探寻中国青瓷魁首的保护与传承
2010/5/12 13:55:35

    5月11日至13日,一场特别的文化盛会在深圳龙岗大澳湾山庄展开,作为第六届文博会的活动之一,汝窑研讨会将汇聚全国顶级汝窑学者、专家及收藏家,共同探寻中国青瓷魁首的秘密,商讨如何保护与传承这一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华彩乐章的昙花一现       
    汝窑可以说是中国古瓷中的“大熊猫”,不仅珍贵而且极其稀缺。中国古瓷中,宋瓷为首,而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中,汝窑排列首位,自古就有“青瓷之首,汝窑为魁”之美誉。汝窑可以说是中国的古瓷之尊。
        何为汝窑?古瓷以州定名,五代至晚清宝丰为汝州属地,故称汝瓷。北宋晚期皇室建汝官窑专烧御用瓷,供皇家御用,集民间的能工巧匠,严密的工艺流程,科学的胎釉配方,而烧制出精美的作品。现在我们所说的“汝窑”,就是指这一时期的汝瓷。然而,因靖康之乱,金兵入侵中原宋朝被迫南迁,大量汝瓷毁于一旦,窑址荒没,工艺失传。专家学者们的普遍观点是,北宋汝官窑只烧制了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汝窑仿佛一曲华彩的乐章,但只是昙花一现。
        汝窑是北宋时间出品,到了南宋便有了“近尤难得”之说,受到皇家、贵族、文人雅士的“热烈追捧”,而窑址难寻工艺失传,更让汝窑一直以来成为亦幻亦真的传奇。
      汝窑之美体现在很多方面,但最为人道的,还是其色彩。据专家研究,汝窑采用釉内掺和玛瑙,使玛瑙的结晶体在高温下溶解于釉料之中,产生斑烂光彩于釉内,在阳光照射下霞光四射,柔和玉润,颜色主流为天青、天蓝,光泽含蓄内敛,像丝绸般柔和,让人爱不释手。
      据统计,现在传世汝瓷不足百件,且分别珍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和香港极少数私人珍藏,难得一见,所以在河南西南一带,现在仍有“纵有家产万贯,小如汝瓷一件”的说法。我国著名工艺美术大师李苦禅先生曾挥笔写下:“天下博物馆,无汝(瓷)者,难称尽善美也”。
        千古之迷的各家之言     
      在这次研讨会的嘉宾名单上,记者看到了叶喆民的名字。现在讲中国古瓷研究,叶家是绕不过去的人物。叶喆民的父亲叶麟趾和陈万里在中国古瓷学界并称“南陈北叶”,叶麟趾最早确定了定窑遗址的位置,而叶喆民则在1985年公开了他8年前几次考察研究后的结论——河南宝丰县清凉寺是汝窑遗址的重要线索。   
      叶喆民老先生将在研讨会上带来他的《关于汝窑的再认识》,讲述汝窑窑址的发现和地理沿革,论述汝窑的主要特征、胎釉工艺,解析汝窑名称的混乱及其是否北宋官窑的问题等。
        这次研讨会可谓是名家云集,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阎振堂、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陶瓷鉴定家耿宝昌、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著名陶瓷鉴定家李知宴、香港宋瓷雅集会社首席专家、执行理事潘彦伯、香港永宝斋斋主、著名古董商、收藏家翟健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也将出席本次研讨会。
     
      汝窑因其传奇带来了许多专家学者和收藏家们的探寻之秘—— 
      河南宝丰县清凉寺及汝州张家巷瓷窑遗址中出土了不少具汝窑美丽征的宋代青瓷器,世上只有七十余件汝窑的认知已不符合事实,存世宋汝窑到底有多少?
        汝窑是什么?认定为汝窑的标准又是什么?文博、收藏、考古各界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没有统一的认识,对宋代汝窑保护与传承所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
        有学者认为“宋五大名窑”的提法不符合宋代瓷器生产的实际,就出现了汝窑烧变的地域说与特征说,到底谁是谁非?
        台北故宫最得意的镇馆之宝——“奉华”铭汝窑遭到研究者的质疑,真相到底如何?面对面的讨论显然是释疑的最好方法。
        有研究者认为:河南宝丰县清凉寺瓷窑遗址既不是“贡窑”,也没有“御用汝官窑”之特征,而是一处民窑。对宝丰清凉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华汝瓷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