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产业路在何方
2010/7/28 15:55:09


    5月1日,举世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这是我国首次举办大规模综合性世界博览会。承载着古代历史文明与现代艺术精华的汝瓷,有幸被推荐为上海世博会选用礼品。作为为数不多的鹰城元素之一,汝瓷在世博会上熠熠生辉,成为鹰城的骄傲。
 
    早在北宋时期,从今天平顶山所辖宝丰县的清凉寺到鲁山县的段店是汝瓷窑炉最为集中的地段,当时这里炉火熊熊、人来人往,日进万贯绝非夸张。然而,汝瓷仅昙花一现,便消隐于战乱的尘烟。不仅工艺失传,连窑址也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从北宋末年至今,汝瓷传世御用品全世界不足百件,哪一件都称得上价值连城。
 
    汝瓷工艺虽然失传了,但平顶山人的那种兼收并蓄、创造发展的精神却顽强地传承下来。800多年后,平顶山人靠着这种精神,经过不懈的探索,终于把断了线的汝瓷工艺找了回来,烧制出堪与祖先作品媲美的瓷器,使汝瓷的光辉重现。
 
    然而,如今,汝瓷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历史上“汝窑为魁”的名气极不相称。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汝瓷产业路在何方?记者近日赶赴汝州,采访了汝瓷生产厂家及相关部门,试图解开这一谜团。
 
    历史上有“汝窑为魁”的美誉
 
    记得去年有一天,记者拿着一件汝瓷向一位朋友介绍它的美,这位朋友惊讶地问:“你看上面都裂印了,还美啥?”
 
    朋友所说的“裂印”指的是汝瓷釉面密布的像蝉的翅膀一样细小的“开片”,其实这也正是汝瓷的美妙之处。
 
    汝瓷胎质细腻,工艺考究,以名贵玛瑙入釉,色泽独特,随光变幻。观其釉色,如雨过天晴,温润古朴;抚其釉面,平滑细腻,如同美玉;观其釉面,呈蝉翼纹般细小开片,釉下有稀疏气泡,在光照下时隐时现,如晨星闪烁。在胎和釉的结合处,迎光观察,微现细晕。大部分汝瓷器物满釉支烧,器底有小如芝麻状支钉痕,形成“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的典型特色。
 
    汝窑是我国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一,因地处汝州而得名,在中国陶瓷史上有“汝窑为魁”之美誉。北宋后期,汝窑被皇室垄断,专为宫廷烧造瓷器,即“汝官瓷”,简称“汝瓷”。宋徽宗继位后废汝用钧,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宋徽宗又废钧用汝,但汝瓷的烧制技艺已达不到前期的水准。政和年间北宋官窑建立,汝官瓷失传,南宋时已“近尤难得”。传世汝官瓷全世界仅存不到百件,分别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英国大维德基金会等几家大博物馆,成为举世公认的稀世珍宝。1992年,香港佳士德拍卖行一件汝窑三牺尊以5000万元港币成交;2004年,郑州日信拍卖有限公司一件汝窑粉青釉鸳鸯水注以1050万元人民币成交;2006年,在北京红太阳拍卖行,一件汝窑玉兰瓶拍出了1.6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创下了国内单件文物拍卖最高纪录。
 
    汝官瓷之所以名贵,在于其独特的釉料配方、精湛的制作工艺、苛刻的烧成范围和极高的欣赏价值。
 
    汝窑在较低温度(1200摄氏度)下釉料就能熔化(现代很多瓷器的烧成温度在1250摄氏度以上),而胎体不完全熔融,具有较强的支撑力,使产品不变形。
 
    汝瓷釉层具有很强的着色能力,即使釉层很薄也能使釉面凝脂似玉。因为釉层薄,器型灵巧,显得极其精致。
 
    汝瓷釉料配方独特,高温黏度大,流动性不强,因而产品的口沿及凸起部位的釉层厚度差别不大,釉色基本一致。凹陷部位也不会堆积釉料,因而产品非常规整,而且釉色均匀。
 
    汝瓷成品率极低,只有配方科学,温度、压力、烧成气氛等条件恰到好处才能烧制出理想的产品。“十窑九不成”真实地概括了汝瓷精品的来之不易。
 
新中国成立后汝瓷获得新生
 
    新中国成立后,失传800多年的宋代汝窑重获新生。上个世纪80年代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华汝瓷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