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名瓷走近当今茶生活
2013/10/9 19:34:03

 
“中原壶”对茶友们来说还是个新面孔,然而说到中原历史名瓷,却是声名显赫,无人不知——
  
      
  核心提示|
  
  首届中原茶生活博览会开展在即,茶具是即将在展会上亮相的重要角色之一。由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大河报社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原壶”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将集体亮相,震撼眼球。
  
  作为茶市场新生角色,“中原壶”对茶友们来说还是个新面孔,然而说到它们的出处——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原历史名瓷,却是声名显赫,无人不知。上周,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郑州大学艺术陶瓷研究所与《大河收藏》周刊共同举办了一场座谈会,本土陶瓷企业、大师传承人、高校专业人士共聚一堂,叙家谱,论产业,说道说道咱的“中原壶”。
  
  缘起
  
  天圆地方一把壶
  
  让历史名瓷参与当今生活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普通民众休闲文化的丰富,茶产业也迅速扩张,中部大省河南蓄势后发,态势惊人。仅郑州市场,目前茶类专业市场便不下十几家,郑州已经成为继广州、北京之后,国内最大的茶叶市场。茶相关主题展会也非常兴盛,每年都有数次,规模不一。
  
  令业内人士耿耿于怀的是,在这些展会上,茶具所占的巨大份额中,多以宜兴紫砂、景德镇瓷器、龙泉窑茶具唱主角,本土茶具却难觅踪影。这种情况,与河南的茶消费大市场极不相符。
  
  而“中原壶”的横空出世,恰恰填补了这一巨大市场空白。
  
  2009年问世的第一把中原壶出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之手,天圆地方的造型极具中原文化代表性。作为中原名瓷代表人物,孔相卿表示,这一尝试意在使中原历史名瓷参与当今生活,为古老的陶瓷产业找到一个新的出路。
  
  参加座谈会的众位中原陶瓷传承人,带来了自己烧造的“中原壶”,大气端庄的钧瓷壶、简约沉静的汝瓷茶具、沉稳的黑陶茶具套装、神农文化红陶茶壶、变化万千又浑然天成的绞胎壶……全新的艺术样式令在场的人们啧啧称奇,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孔家钧窑系列以天圆地方、端庄大气的造型,丰富多彩的釉色为鲜明特征,巧妙结合了中原文化中包容与开放的理念,设计出了多种组合;玉松汝瓷带来一把德钟壶,一把“红灯笼”,釉色纯净,造型典雅;焦作市金谷轩的绞胎瓷传承人柴战柱带来了三把绞胎壶,壶内外花纹表里如一,非常有特色;任氏瓷业董事长任继伟带来了曾荣获2013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的黑唐钧茶具,非常精美;神农黑陶、沁阳蓝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带来以神农文化为主题的两把红陶壶,泥色古朴,造型稳重,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特征。
  
  现状
  
  中原壶的产业愿景
  
  以中原茶具为载体,重振中原陶瓷产业
  
  自第一把中原壶问世以来,各路中原古陶瓷传承人陆续参与到这一产业中,“短短三四年时间,产业迅速扩张,产品工艺迅速成熟,市场也迅速打开”。孔相卿对产业发展的描述颇为振奋人心。
  
  “用壶泡茶、饮茶,这种生活方式已经养成,也为中原壶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也是为中原历史名瓷找到了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途径。”叫响“中原壶”的概念,也是让历史名瓷重新走进中原人生活。
  
  业界的陶瓷大师们潜心古老工艺,借鉴当代艺术,走出自己的产业发展路径。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汝州玉松汝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涓说,我们的方向就是“实用器艺术化,艺术瓷实用化”。业内一直有种声音认为,实用器做多了影响产品的艺术价值,其实在汝瓷的高峰期宋代,它也是作为实用器的。“工艺上,目前已经相当成熟,可以做到滴水不漏。”
  
  扒村窑传承发展有限公司的皇甫中显正在研究“瓷上水墨”技术,也就是在传统瓷器上,做现代的镂刻、绘画表现,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华汝瓷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