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剧:一泓清流源汝州
2009/3/6 18:50:25
一
新世纪第一个明媚的春天,我站在曲剧的渊薮,仔细品嚼“老汝州的曲子——地道货”这句戏曲俗语,思潮奔涌。
曲剧是一种飞翔的文化;浪漫的文化;幻想的文化;民众的文化;雅俗共赏的文化;长着“飞毛腿”的文化……她从1926年4月登台演出到建国前夕,短短23年的光景,就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到河南的城乡,进而扩展到安徽、湖北、陕西、山西、河北、江西、福建、等省。新中国成立后,曲剧艺术空前发展,至80年代初,曲剧分布全国9省,共有县以上专业剧团58个。河南曲剧北上北京,应邀进中南海演出,誉满京城;南下长沙、广州……倍受南国观众的的青睐。在全国200多个地方戏中,曲剧排行前10名,在河南20多个地方剧种中,脱颖而出,雄踞为第二大剧种。戏剧界人士认为:曲剧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又以如此罕见的速度,迅猛崛起于中国戏剧之林,这在中国戏剧史上的确是一个奇迹。
曲唱千里有出处,水流九派有源头。如果说曲剧是一泓奔涌的清流,不管她流域多广,流程多长,那么,她的源头在汝州——我的家乡!
二
1990年仲春的一天,我在北京王府井图书大厦终于找到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那上面对“河南曲剧”条目的释文电光一样闪现在我的眼前:河南曲剧是“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中杂牌小调与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于1926年经临汝县农民‘同乐社’搬上舞台,发展为戏曲剧种”的。那时刻,手捧厚重的大百科全书,我的目光仿佛穿过北京的一座座高楼大厦,看到了家乡的山川秀水,耳畔似乎又响起了曲剧那绝妙的韵律,与此同时,我思绪的青鸟“扑噜”一下飞了出来,倏地,钻进了60多年前的岁月之中--
1926年农历四月初七,这本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然而,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让一帮土里把拔脚的民间艺人给闹腾得红红火火,亮亮堂堂,在曲剧的发展历史上刻下了一个划时代的印记!这一天,汝州(当时为临汝县)“同乐社”的领社人朱万明、关云龙率一行十六人,应邀到登封县颖阳集李洼 “玩”会演出。那时候,曲剧已由地摊戏发展到了踩高跷演出的阶段。“同乐社”的“玩友们”不但踩跷技艺高超,而且唱腔优美,伴相表演形象逼真,音乐伴奏也技高一筹,因而名名声远播。他们经常背跷到南阳、洛阳等地应邀演出。
这一天是个风和日丽的响挂晴天,但在演出过程中,太阳却被几片云彩遮住了。《祭塔》还没演一半,老天就下起蒙蒙细雨。演出只好中断,但观众不让卸解跷腿,期盼天晴后继续演出。半个时辰的光景,天果然晴了,但稀泥遍地,路上像抹了油一样的光滑,踩跷演出无法继续进行。观众们看戏心切,鼓掌呼吁继续演出,甚至有人提议路上光滑,何不登台演出?面对观众的再三恳求,朱万明和关云龙犯难了。朱万民作为“同乐社”的头人,他做梦都想率众登台演出,因为踩跷演出不但太束缚人,妨碍表演,而且表演程式和功法以及行当都受到限制,直接影响曲子艺术的发展,加上长期踩跷演出,把演员的脚腿上都磨破甚至溃烂成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朱万明心中长期思索酝酿着登台演出的改革。然而,一旦登台演出就为“戏”,踩跷演出即为“曲”。唱戏是“下九流”,不但死后不能入老坟,甚至还要遭到家法族规的惩罚。
阳光照着泥泞的大地,观众要求登台演出的呼声和掌声交和在一起,波浪一般汹涌。不知什么时候当作舞台的平板上已被众人拉到面前,面对此情此景,朱万明和关云龙陷入了极度的矛盾斗争之中。在短暂的商议后,痴 情曲剧艺术的两个汉子终于做出了决断:“不管前面是沟是崖,登台演出!”
“同乐社”的玩友们在两位社头的开导下,当然也经过了激烈的争论而最后达成了共识。他们跪地插香发誓赌咒:苍天在上,谁也不许把登台唱戏的事情说出去!如果谁走露风声,叫他遭天打雷轰的报应……。接着,大家毅然解掉了绑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华汝瓷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