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柴窑之谜大揭密
2009/3/6 18:51:39
在中华陶瓷文化史上,一个迷团,挡住现代人前进的视野。这就是创烧于显德初年,既找不到窑址,也找不到相应器物的著名柴窑。
《道教史》(P142)所述:“后国世宗柴荣(954——959年在位)大力推行崇道抑佛政策,在即位的第二年(955年)即下诏悉毁天下铜佛像以铸钱,……结果天下寺院被废者共30336所,存者仅2469所,……他一方面是实行严厉的废佛措施,另一方面又大力推行崇道政策,召见华山道士陈转,问以黄白飞升之术,……”
《瓷皇•柴窑考证》中云:“按柴瓷实为吾国重器,若周之赤刀大训天球河图,较之宋均其贵重奚啻倍蓰。近年中西人士研究瓷学日益精进,尚鲜有见真柴窑者,因命长儿知耻译为英文,排印于后以广其传。”程村居士把寻找柴窑的任务,提高到关系国人荣辱之高度,足见柴瓷的地位,在藏家心目中何等重要。
2004年10月28日,中央二台介绍了李先生探索柴窑笔洗(以下简称洗)的艰难经历。他采取古代名窑烧造工艺,与器物知觉特征相对应的分类方法,结合史料记载,用自身与他人可感知的检验方式,判断出其所藏之洗,具备“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柴窑器物独有的知觉特征。观众如同身临其境,目睹耳闻,令人确信无疑。李先生据物辩理,理物合一的证明方式,充分体现了“谁主张,谁举证”这一普遍原则,在现代传媒文化有效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笔者认为,李先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展示了柴窑洗;其次提供了相关的知识经验和方法。为后来的探索者铺平了道路。
李先生为解决柴窑之迷,具有突破性的进展,但几个历史遗留问题依旧悬而未决,也带来了新的疑问。
其一,仔细观察该洗,其图案造形为缠枝牡丹与飞龙舞凤,其形式意象与史料所载“当日清器式,世宗批其状曰: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的命题形式和形式意象并不相合,为什么?
其二,史料记载,柴窑器物有多种釉色,如何解释?
其三,“雨过天青瓷”是什么一回事?
其四,“薄如纸”是指釉汁而言吗?
其五,为什么会有足多黄土一说?
孔子说“无征不信。”显然,只有柴窑重器出现,才能解决上述问题。因此,笔者出示实物照片,在李先生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华传统文艺理论创新和重器实例,类比柴窑烧造工艺和照片中实物的知觉特征,证明其为柴窑重器,根据该重器的知觉特征,来回答以上问题。
古代先贤从事文艺活动,其目的明确。将“道、德”视为客观宇宙的本原。敬祖法天,履信思顺,自觉尚贤,游艺志道,知行合一。在先贤的头脑中,“宇宙本原,人生意义和相应事物(或称言行)的价值”三者意识同归如一,自觉地形成主观和客观一致的意识思维活动结构,并落实在各门类文艺形式活动之中。先贤承先启后,不断完善各门类文艺形式和形式意象的结构同构成的法则与规律。自唐至五代,其文艺表现能力,经数千年积累,某些门类,已经进入了自由王国。先贤注重修身,《易》、“黄、老、孔、孟”盛行,文艺成就高峰林立。“命题与合作”逐渐成为先贤表现修身境界,创造事物价值,实现人生意义的,交流文化知识经验的,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作品的形式和形式意象能否满足命题的形式和形式意象,是先贤判断其成败的主观和客观一致的标准。
意象是指人类个体,在自身与内、外真实世界互动过程中,通过遗传、感觉、知觉和思维、心理与生理相应变化的意识活动,所获得的主观和客观的生活经验感受(感情)。并保持在大脑记忆中的表象活动结构系统(以下简称表象系统)。而获得人类个体共同的,主观和客观一致的生活经验感受(感情),就是心怀天下同情的表象系统。
先贤各自运用自己的表象系统,对他人与内、外真实世界互动中,人的修身境界和相对应的事物及其价值进行比较和判断,以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华汝瓷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