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的来龙去脉之我见
2009/3/6 18:51:39
历史上的汝窑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悬案,国内外许多专家对这些问题苦思冥想,探究汝窑的来龙去脉,几十年过去了,专家们提出了很多假设,然而都不能自圆其说,随着考古的不断进入,特别是汝州张公巷古窑址发掘后,离破解这些谜团越来越近。笔者亲历汝州张公巷古窑址的发掘,考察了清凉寺汝窑遗址,请教了知名的汝瓷专家,综合考虑各种逻辑关系,提出了汝窑的生产、发展、消亡过程的假说。
河南汝州,位于中原腹地,交通便利,又有丰富的制瓷原料和煤、木材等燃料,为制瓷业及其贸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必要条件。在当今汝州市蟒川乡有一个严和店,距其不远的北面,是古代汝窑的生产基地,窑址面积80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2.5米,是一处规模庞大的制瓷生产场地,生产的瓷器在村里验货交易,久而久之,这个村子就叫“验货店”了,以后为了方便叫成“严和店”;另一处重要的窑场是其南面的清凉寺,曾经为宫庭烧制御用瓷器,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笔者认为应为民窑性质,因为其面积有36万 万平方米之巨,除汝官瓷外,还大量烧造民用瓷,不符合官办窑场的特征。
北宋早期皇宫生活用瓷主要是定瓷(今河北曲阳生产),偶尔也有汝瓷进献。汝瓷中的精品经皇宫委派的官员挑选入宫,其余的可进入民间,“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到了宋徽宗“唯用汝器”。一方面是因为宋徽宗笃信道教,汝瓷的天青色符合“天人合一”的道教理念,才艺俱佳的徽宗皇帝被汝瓷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所折服,在青瓷中选中了汝瓷。“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另一方面,宋、金、辽之间战火不断,人民流离失所,为皇宫烧制定瓷,时断时续,已不能满足皇室需要,于是皇宫召集严和店和清凉寺的能工巧匠在汝州(今张公巷)建了一个专门为宫廷烧制瓷器的窑厂。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官办窑厂正式成立了。从遗址出土的残片,清凉寺汝窑中有许多比较完整的残件,不像是人为砸碎的,而且烧制的汝瓷作品夹杂在民窑产品中,品种多而乱,应该是贡窑。质量好则上贡,次则流通。而张公巷出土的残片全是小片,应该是人为砸碎的,而且釉色接近,没有民用产品,说明清凉寺汝窑是早期的贡窑,张公巷是宫廷控制的官办汝窑。所以为皇宫提供汝瓷用品的有两处窑址,清凉寺贡窑和张公巷官办窑厂,清凉寺汝窑在前,张公巷官办窑厂建成后,清凉寺窑厂已完成了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的任务,只能烧制民用瓷器。
张公巷汝窑是纯粹的官办窑厂,烧制的产品质量绝佳,远非清凉寺汝窑所能比。清凉寺汝窑的支钉呈扁状,即所谓的芝麻支钉。而张公巷汝窑的作品支钉呈圆形,力学承载能力极强,确保产品不变形。清凉寺汝窑作品大多为满釉支烧,但是圈足(即底部)的釉不可能厚薄一致,放置在桌面上可能不平,而张公巷窑在继承了清凉寺汝窑的支钉支烧的基础上,采用了圈足平切,底部不施釉,使器物放置非常平稳。张公巷窑的器物胎、釉更薄,更精巧,釉色以青者多,釉面明亮,给人以明快的感觉。
宋室宫廷非常偏爱汝窑作品,但是由于原料告罄,一时又找不到替代原料,加之,北宋后期,社会治安非常混乱,盗匪横行,运送贵重物品极不方便,于是宋室宫廷在京城开封置办窑厂,原料和煤从汝州等地送往京城,令汝窑匠人按汝窑的工艺烧制。由于原料和水等条件的变化,再也烧不出汝窑的天青色了,这就是“官窑”。官窑存在时间不长,随着宋室南迁而停烧,南宋时最高统治阶级还念念不忘汝窑,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汝州的窑土,在杭州只能模仿汝窑的工艺,再也烧不出汝窑的“雨过天晴云破处”那种王者之气的釉色了。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华汝瓷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