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巷窑址发掘出土窑具、素烧坯残片和有别于汝窑的青瓷器
2009/3/6 18:51:41

   
    1999年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汝州市公安局建房,在汝州市区文庙附近获得一批陶瓷资料。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align=right border=0>
2000年春和2001年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先后两次在汝州张公巷配合民房改建工程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一些类汝窑瓷器残片、窑具和素烧坯残片。该窑址的发现,遂引起中国古陶瓷学者的高度重视。
    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今年2—4月对张公巷东、西两侧分别开挖8×8米(T3)和12×5米(T4)探方2个,发掘面积124平方米,清理出不同时期的房基4座、井4眼、灶6个,灰坑79个和过滤池1个,出土了一批张公巷窑生产的完整或可复原瓷器和窑具。此外,还出土了不少唐、宋、金元、明清不同时期的文物标本,取得了张公巷窑址考古的重大成果。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align=left border=0>



河南文物研究所考古专家郭木森
    本次发掘揭露灰坑79个,其中有20个灰坑内出土张公巷窑生产的青釉瓷或素烧坯残片占90%以上。H88椭圆形,坑口长0.8、宽0.58、深0.24米。坑内堆积张公巷窑生产的青釉瓷占99%以上,器形种类同T3中西部第六层,能复原器物44件,白釉和黑釉瓷不足1%。H95,圆形,口径2.7、深1.1米,内填灰土,含大量草木灰,出土不少匣钵、垫饼等窑具。匣钵外壁敷耐火泥的占60%,这种现象仅见于宝丰清凉寺汝窑,支烧工艺也与汝窑一致。
    过滤池1处。位于T4中西部,坐北向南,方向10度,残长2.2、宽1.2米。四壁用长方砖砌成,底面作坡状,铺一层大小不等河卵石,北高南低。内填土分为两层,第一层灰土,内含较多草木灰和烧土颗粒,出土遗物以匣钵、垫饼和张公巷窑生产的青釉瓷、素烧坯残片为主,白釉、黑釉瓷不多。第二层堆积以非常纯净的灰白色和粉红色块状制坯原料为主。
    这次发掘所揭示的地层堆积复杂,遗物种类繁多,但除青釉瓷之外,白釉、黑釉、豆青釉、钧釉和白地黑花瓷等与该窑址没什么直接关系。所谓的青釉瓷,是张公巷窑烧制的唯一产品。从整体上看,它既不同于临汝窑的豆青釉,也有别于宝丰清凉寺汝窑的天青色。釉色可分为卵青、淡青、灰青、青绿和天青等。常见的以薄胎薄釉为主,釉面玻璃质感强,极少能见到宝丰清凉寺的汝窑天青釉。胎骨有粉白、灰白、洁白和少量浅灰,几乎不见汝窑的香灰胎。胎质细腻坚实,为汝窑所不及。器形有碗、折腹圈足盘、椭圆裹足洗、平底洗、四方盘、花口大盘、花口小盘、盘口瓶、盏托、堆塑熏炉、套盒和器盖等。带圈足的器物以直圈足为主,外裹足的极少,个别的似裹足又不太明显。器底有支钉痕的绝大多数是非常规整的小米粒状,支钉分3、4和5枚。碗、盘类器物圈足上常见透明釉露胎,部分圈足底面无釉,这些器物往往采用垫烧,也有少量支烧的。
    窑具以匣钵、垫饼和垫圈为主。匣钵有浅腹漏斗状、深腹漏斗状,浅腹筒状和深腹筒状4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匣钵外壁涂抹耐火泥的占60%左右,此工艺仅见于宝丰清凉寺汝窑。
    通过这次发掘和对部分出土遗物的初步整理,有以下几点收获和认识。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align=right border=0>                                                  北宋官窑瓷
    首先,在张公巷窑址首次发掘出土较多的窑具、丰富的素烧坯残片和有别于汝窑的青瓷器,这对于深入研究汝窑烧造工艺的流程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丰富了中国古代青瓷文化的内涵。
    其次,这次发掘获得古钱币330枚,除2枚金代海陵王时期“正隆元宝”出现在T4第五层和第四A层下的H67内与地层年代接近外,其余3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华汝瓷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