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汝窑古瓷亲历记
2009/3/6 18:51:42

    拜读贵刊有关《宋汝瓷的特征与辨识》一文,极有启发和教益,也很有感触。今特将鄙人曾经经手的宋汝窑古瓷补记如下,以求教于诸同好与方家。
    一、关于胎色和釉色

    根据到目前为止的汝窑古瓷的断面来看,绝大多数的胎色均为灰白的香灰色,同时也有偏黄的泥土色和偏褐、甚至偏黑的胎色。值得关注的是胎色为香灰色的汝瓷一般制作都比较精良,其他胎色的制作则相对比较粗放。那么,这究竟是因为制作目的的不同,还是因为不同窑址取土质量、或者添加物不同、或者工艺不同而造成胎色的差异,目前尚无法确定。但是有一个共同点是,汝窑古瓷的胎土均很纯净,看似粗松,实质致密,超过了一般人们的想像。这也是目前仿品所无法逾越的一大障碍。

    从目前汝窑古瓷的整器和残片来看,其胎体都比较薄,大部分在0.5~1厘米之间。整器最大的是现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的汝窑椭圆形水仙盆,高6.3厘米,口径18.5×26.4厘米 ,底径15×22.6厘米 ,该盆底部刻有乾隆御题诗一首。其他至今未报道有更大型的汝窑古瓷器。但是从同一地层出土的天青釉建筑构件和一些素烧件中可见,有的胎体甚至超过了1厘米的。

    汝窑古瓷的釉色多呈现淡淡的天青色,或者说如“蛋青色”,但是也有隐隐的湖绿色和隐隐的青紫色。当然天青色的一般制作比较规整,一如我们在博物馆看到的那些皇家用器,其他颜色的汝瓷大多散落在民间,有的当时就是民间用器或者建筑构件。汝窑古瓷的施釉在一些模印件、刻花件、凸雕件、镂雕件看来好像比较薄,其实在相当多的规整器物中都是比较厚的,不易流淌,其显著的一点就是有缩釉点,特别在一些器物的口沿部分,缩釉点比较多,而且常常能够见到胎骨。这也是为什么在一部分皇家用器上面常见用金属器包裹口沿的原因。而现在的仿品大多看不到那些非常自然、有趣、大小不一的缩釉点的。
    二、 关于支钉和圈足

    支钉的大小、形状、多少及其胎体组成,是鉴别汝窑古瓷的关键之一。分析表明,文章中认为“真品钉痕为白色,与汝瓷的香灰胎色并不一样,说明宋人制作支钉采用了质地纯净的瓷土原料”,是有事实根据的。目前各大博物馆的汝窑古瓷藏品均是如此。同时考古实践也表明,在一部分汝窑古瓷的底部,发现有的支钉是白色,有的支钉是香灰胎色,也有的呈现褐灰色,不能一概而论。

    总体来看,一般盘、洗类器物为支烧而成,通体满釉,仅外底留有细小如“芝麻”形状的小钉痕;而瓶、碗、器盖、盏托等器物仍然为垫烧,圈足的接地部分露胎。唯露胎部分的切削圆润、工艺规整,胎釉结合细密自然,说明当时的制作过程和火候掌握几乎完美无缺,令人感叹。
    三、关于汝窑古瓷的手感

    对于瓷器的手感很难确切的用文字表达,因为每个人的感觉不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感觉也不完全一样。因此笔者这部分的描述仅供同好在坐定以后、心平气和时候的参考。

    首先是滑爽。取一颗真品珍珠和一片玻璃置于案上,坐定之后,闭上眼睛,用手指背面长时间触摸这两件物品,你逐渐会有不同的感觉。前者是滑爽,后者是滑溜。前者是个生命体,后者是个人造物。显然,触摸汝窑古瓷的手感就是前者。特别是当你抚摩“芝麻钉”时,这种滑爽、细腻、甚至有一种“玉润珠圆”的感觉而令人久久不忍放下。

    其次是重量。当你轻轻地拿起一件汝窑古瓷的时候,经验告诉你,它比同样大小的现代瓷器要轻很多很多,以至许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啊,原来汝窑古瓷真是这么轻啊!”据说国外曾经有研究学者作过一个试验,将汝窑古瓷和现代仿品同时置于清水中,汝窑古瓷悠然荡漾于水上,而后仿品则沉入水中。 笔者仅用少部分汝窑古瓷片做过这样的试验,其结论与前者相吻合。

    毕生研究中国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华汝瓷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