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粉皮——家乡的一道“圣菜”
2009/3/6 18:50:25

    2004年6月,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2004年·汝州诗会”在故乡举行。在欢迎全国各地诗人的宴席上,热情好客的汝州人当然再度向贵宾们推介出了民间传统名菜——汝州粉皮。“鸡丝粉皮”、“肚丝粉皮”——在服务员的介绍中,两盘粉皮已被大家品尝一空,独把鸡丝和肚丝留在了盘内。聪颖的服务员及时把这个情况反馈给了大堂值班经理,接着“芥末粉皮”、“黄瓜粉皮”、“西红柿粉皮”三道素拌凉菜上来了,即刻又风扫残云般地逝去了。品尝之余,诗人们一个个咂嘴称赞汝州粉皮:“清爽利口,别具风味,余香无尽……”
    我知道诗人们品尝的不仅仅是汝州的传统名吃,而是汝州的传统饮食文化。食为天,吃是人生的第一需要。吃与生命同在,吃与人生相伴。有的人一生吃尽了山珍海味,飞禽走兽,堪称饕餮之徒,而最终没有吃出一点食文化的内涵和意趣。食文化在汝州源远流长。早在1300多年前,唐汝州梁人孟诜所著的《食疗本草》,倡导食物疗疾,把饮食与治病巧妙地融合起来,把饮食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层面。我想:作为独具慧眼的诗人们,一到汝州就吃出了地域饮食文化的韵味和特色,这既是诗人嗅觉的灵敏,也更是被故乡人珍视为“圣菜”的汝州粉皮的魅力。
    汝州粉皮是“老汝州”的传统特产,始创于清道光二十年间的田家有家,距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了。它以优质绿豆为原料,纯手工艺水磨绿豆淀粉精制而成,工艺考究,味道鲜美。它薄如蝉翼,明若窗绫,洁如白璧。每张直径三十公分,每荮三十张,约半斤重。它平且凉,食之具有清热解毒、益气明目之奇效。一百多年来,汝州粉皮作为汝州传统特产的“新三宝”(粉皮、粉条、粉丝)之冠,而名闻遐尔,并且飘洋过海,登上了异国它乡的宴席,“中国汝州”的名字在他们品嚼这道美味佳肴的同时,也被镌刻在了心里。
    汝州粉皮声名远播,到汝州的客人佳宾为未能吃到这道美肴而遗憾;汝州人更是珍爱这道名菜,把它作为招待客人朋友必不可少的一道至高无上的名菜。假若市场偶有脱节,为未能给尊贵的客人端上这道名菜而深深地惋惜。汝州粉皮可长期存放,且不易变质,关键是食用方便,若客人突然惠临,可立食立就。食用时,先将干粉皮放入温水浸泡2-3分钟,待变柔软后撕成碎片,用牛、羊、猪、鸡、鸭、鹅等肉丝、肉片,均可搭配拌和,做成凉荤菜;或拌黄瓜、西红柿、芹菜等菜蔬,用芥末、麻酱、香油等为佐料,成为凉素菜。尤其是朋友或客人不约而到,可立马用粉皮做成盘菜上桌。好马配好鞍,粉皮配佳酿,既不失大雅,又可立马解急,让亲朋好友畅饮。岁月疯长,食俗多变。一百多年过去了,汝州粉皮的传统手工工艺不变,独特的风味不变;精工细作的程度不变,故声誉日盛。有缘到汝州者,必多购粉皮携带,以壮行色。汝州人不仅用它招待好友宾朋,而且还把它作为馈赠亲朋、探访好友的奢侈品。久而久之,极负盛名的汝州粉皮被汝州人作为深厚情谊的像征,似乎只有把这一特产馈赠给亲朋好友才能表达其敬意,而接受馈赠的探访人,好像独有汝州粉皮才能表达汝州人的一颗真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汝州粉皮成为故乡人联络感情、发展公共关系、招商引资、资源开发等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的“媒介”和“纽带”。1985年3至4月,先后以菽下薰为团长的日本播州访华团35人和以麦克博士为首的美国“中国古陶瓷考察团”一行19人,在参观汝瓷、游览风穴寺、品尝汝州粉皮告别时,纷纷购买汝瓷和汝州粉皮带回国。2001年10月,中国古陶瓷研究会2001年汝州年会暨汝瓷学术研讨会在故乡召开,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180多人,在饱尝了汝州粉皮的美味之后,离行时也纷纷购置汝州粉皮,带回让家人和亲朋们以饱口福。
    我虽是一个地道的汝州人,且自小就品尝汝州粉皮的美味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华汝瓷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