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飞翔的青精灵
2009/3/6 18:50:25


2001年3月的一天,在鲁迅文学院的课堂上,班主任秦老师对相互陌生的作家班学员说:请每人用一句文学语言介绍自己的家乡。轮到我时,我说:“我的头皮为何泛着青瓷的灵光,那是因为我来自汝瓷的故乡。”没想到几十双惊羡的目光一齐射向了我。我当时不解:鄙人不仅其貌不扬,而且又不会语出惊人,焉何招至青睐?
下课后,河北诗人李志强吟咏着他写的《汝瓷铭》来了,新疆作家谢家贵来了;云南作家夏天敏来了……同学们围着我七嘴八舌询问汝瓷的生产工艺和窑变的神秘。直到此时我才知道:我是真真切切占了汝瓷的光!
那时的我突然就有了灵感,出口吟诗:
汝瓷——飞翔的青精灵! 
你是家乡的名片,
你是故土的魂灵;
你是一首无字的诗,
你是一幅立体的画;
你是一串跳动的音符,
你是一曲文化的绝唱;
你是一道华夏文明的灵光……
              二
地域文化的精粹就是一个地区响亮的特色名片,譬如汝瓷文化。她在传承一方文明的同时,把“老汝州”的名字擦拭得亮亮晶晶,张扬得八方有音。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如今,我站在瓷乡的厚土上,在叫响中原文化品牌的强劲旋律中,用一个文人发展的眼光来解读青瓷文化,优越、自豪、骄傲、困惑、焦灼……无法言表的各种味道交织一起,填满了我的胸间。
                三
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地处汝州而得名。北宋后期汝窑专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即“汝官瓷”,简称汝瓷。
现在,让我们的目光穿透800年前岁月的屏障,解读汝官瓷的辉煌。历史的解读既让人慷慨激昂、八面风光,又让人痛心疾首、扼腕长叹……
中国是瓷器之国。自十七世纪以来,由于陶瓷业的高度发达,使“中国”一词成为世界上瓷器的代用名词。特别是宋代的320年间,名窑林立,斗丽争妍。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窑脱颖而出。而在五大名窑瓷器中,汝窑青瓷又最为出类拔萃,南宋叶置《坦斋笔衡》中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中国文化辞典》“汝窑”条目注:“汝窑,宋代著名瓷窑,烧制青瓷器,胎质灰白,釉色以天青及青绿发蓝为主……汝窑开青瓷工艺新阶段,改变此前‘南青北白’的说法。”
在七色光谱上,淡天青色既有蓝色之冷,又兼具绿色之暖,是一种冷暖适中,优雅和谐的色调。“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这种色调体现了宋人所追求色彩中的理想境界。宋代艺术崇尚的创作原则是“合于天造,厌于人意”, “天工与清新”的美学追求反映在士大夫宫廷所用瓷器上,就特别讲究细洁净润、色调单纯、造型古朴、柔丽雅静。而汝窑瓷器的神韵正好迎合了“艺术家”皇帝赵佶的审美情趣。汝瓷的浑然天趣,朴拙大方以及那满含古典诗意的美倾倒了一代风流皇帝赵佶,他以“定瓷有芒不堪用”为借口,弃定用汝”。
汝窑中皇榜,青瓷入禁中。“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身价百倍的汝官窑把青瓷的烧造艺术推向了一个登峰造极的时代。可惜好景不长,汝官窑从政和年间烧造,毁于靖康年间金人的战火,前后不到20年的光景。
一代名窑毁于战火。从此,窑毁烟冷,稀世珍宝在历史的遗憾中断代了800年。
                四
800年,漫长的沧桑岁月中,古歌不绝,探索不断,华夏子孙从没有停止过仿烧汝瓷的步伐。汝瓷的绝代灵光诱惑着多少人为之献身。乾隆皇帝时还下诏专门让景德镇仿烧汝瓷,但是,由于汝官瓷的配釉独特,工艺失传,无一例成功。清代汝州诗人孙灏曾发出:“人巧久绝天难留,窑空烟冷其奈何”的哀叹。
新中国的成立为仿烧汝瓷提供了崭新的机遇和平台。“发掘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1953年6月周恩来总理的重要指示,揭开了仿制汝瓷辉煌的一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华汝瓷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